社会情感学习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的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适应21世纪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的重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也是当下体现中国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学生全面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社会情感学习模型至今已经在全球广为流传了很长时间,但国内外就如何发展社会情感学习不同核心技能的信息却相对很少。而你手头拿着的这本《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白。因此,我非常推荐这本书,它不仅系统阐述了社会情感学习模型及其五个核心技能,更是首次就如何发展这些核心技能,以一种非常深入和具体的方式,引入了闻名全球的戈登的社交与情感技能工具,将帮助读者极易落地地深化和拓展社会情感学习,更有效地获得影响我们一生幸福和成功的关键能力。
本书开篇就破除了社交与情感技能的“天生论”,通过综合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社交与情感技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所以,哪怕你总是说“我天生就不擅长社交”,也可以通过本书实现后天“改命”。认识到这一点,对每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深刻的意义。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职业院校管理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我深知,被视为“21世纪工作与生活技能”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当今教育核心要素的社交与情感技能,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重要。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社交与情感技能毫无疑问应成为每个人学习成长的一部分;对于教育者和学校而言,社交与情感技能毋庸置疑应像其他课程知识一样,作为一种能教授给学生的核心能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为我们通过社交与情感技能实现社会情感学习的“可教授”“可习得”打开了一扇敞亮的大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扎根者,随着本书踏入全新社会情感学习维度的社交与情感技能学习之旅,可以说既是对21世纪教育使命的奔赴,亦是对教育初心的回归——教育教学要如何唤醒学习者的学习内在动机,尤其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书中进行了系统和鲜明的展现:倘若教师习得并具备了良好的社交与情感技能(比如,本书中提到的倾听、我信息、避免绊脚石、换挡、双赢法、价值观冲突解决法,等等),并能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包括本书中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流程的组织、学习团队的变革、师生关系的构建、校园冲突的化解、教学评价的改革等之中,能显著地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提升其自我管理、社交情感与负责任决策的能力,使其真正体验到学习过程的联结感、自主感、胜任感(即自我决定论中内驱力三角模型),从而从内心油然生发出求知欲,切实收获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这自然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但这一切的实现,身教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言传!那就让我们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吧,从自身的学习和践行开始吧,这才是我们向学生传达的最可靠方式。
纵观我国,2011年起,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引入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促进学生对自我、他人与集体的认知与管理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创设了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模式。2014年起,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引入了“青少年生活技能开发”项目(2021年起的新周期更名为“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致力于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问题解决等核心能力方面实现提升,支持青少年成为未来的创新者与变革者。在全球教育由注重认知转向关注情感的发展态势下,我国社会情感学习、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等教育项目的推进,可以说正是对教育“情感转向”的积极回应,同时也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携手共同参与、积极行动。这本《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从社会情感学习五个维度所整合的戈登模型社交与情感技能工具,恰逢其时地为我们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教育思维与实践路径,赋能教育者更有效地习得和教授社交与情感技能,为推动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幸福健康和终身成长贡献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吴小波恰是我校正在试点的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教育项目校内团队的领头人。她本人经由多年学习、践行戈登的社交与情感技能经历,不断地和其他教师一起试验探索将其融合运用到“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中,助力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正是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开始的一个缩影。相信未来,经由本书的出版,将助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学习践行并进而推动社会情感学习的普及,推动社交与情感技能的普及。
所以,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对幸福成长和美好生活很有追求,就来看看本书吧,书中所呈现的社会情感学习各维度的社交与情感技能一定对你大有裨益。如果你对社交与情感技能学习还有困惑和迟疑,也来看看本书吧,本书中提供的导航图,不仅是理论框架还是实用工具,将会为你指明方向;书中诸多鼓舞人心的研究成果,以及那些人们学习践行的真实经历、成功反馈定会让你激越奋发。无论你目前还是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阅读本书都能帮助你学到更多。
王雪亘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教授
职业院校管理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者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