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大规模的膜生产和膜分离器取得突破,膜分离技术在各行业逐步得到应用。尽管膜分离技术及膜产业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中国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以中国人民大学郑祥博士与我国环境领域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围绕中国膜工业主题分别在2013年、2016年、2019年与2024年完成了四部《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从国家政策管理导向、产业发展特征、行业需求等多个视角,全面介绍了膜产业和膜分离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与前三部报告不同,本报告以行业应用为主线,对不同类型膜的应用情况、发展趋势、市场竞争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可使读者快速了解不同类型膜的特点、应用市场以及相关优势企业。
郑祥博士早在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读研究生时就开展了膜法处理废水研究,毕业后也一直保持膜研究方向。长耕不辍使他对这个行业有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主持编写《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外,2017年以来,郑祥博士还受中国膜工业协会委托主持编写每两年一部的《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出版的《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在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膜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于2018年荣获第七届“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著作奖)”一等奖;“污水再生高压分离膜的发展关键路径研究与应用”获2023年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随着该系列研究工作影响力的扩大,郑祥博士于2020年获“中国膜行业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相信本报告的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本行业市场现状和趋势,为相关企业规划企业战略、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2024年4月2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