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秦朝时期,曾有一户姓吕的人家搬来了沛县。这家的家主吕太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很好,所以受到沛县官吏们的热烈欢迎,众人纷纷赶来庆祝他家的乔迁之喜。
不过在沛县的官吏中,有一个人的画风却显得格格不入。这人很没规矩,进来之后就只会和其他官吏胡说八道,乱开玩笑。
虽然刘邦看起来很不咋地,但吕太公却觉得他与众不同,不但对他另眼相看,还打算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
就这样,经由吕太公做主,吕家的大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刘邦自己也对此颇感意外,自己来蹭顿饭吃,怎么还讨了个老婆回去呢?
吕雉嫁过去才知道,由于刘邦长年不务正业,家里十分贫困。有了孩子之后,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干农活,每天过得很辛苦。
这时候的吕雉当然不会想到,他父亲选中的这个女婿确实很不平凡,不久后就成了鼎鼎大名的 沛公 ,以后他还会带给自己和儿女们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生逢乱世,命运的起伏往往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不久之后,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刘邦也在半路上斩蛇起义了。
刘邦回到沛县后成功起兵,之后还得到了义帝的赏识,成了天下不可忽视的一路诸侯。对项羽等人来说,当时作为诸侯之一的刘邦可能并不算是特别强大的敌人,但对吕雉来说,刘邦能从小小的亭长混到一路诸侯就已经是一鸣惊人的大逆袭了。
果然,世事没有一帆风顺的,一路高奏凯歌的刘邦不久就被项羽在彭城杀得大败。而对吕雉来说,这次的挫折似乎太大了,因为大败之后的刘邦顾不上老婆孩子,自己很不仗义地逃跑了。
然而,更加不幸的事情还在后面。吕雉非但没有跑掉,还落到了刘邦的死敌项羽手里,和刘邦的老爹一起成了人质。
更不巧的是,刘邦是一个很理性的人,理性到只以事业和自己为重,不怎么把亲人放在心上。项羽说要煮了他老爹他都能无动于衷,作为另一个人质的吕雉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幸亏吕雉足够幸运,摊上刘邦这样的丈夫都能几度化险为夷。随着楚汉相争的形势逆转,吕雉作为谈判条件被放回了汉营。吕雉终于结束了俘虏生活,见到了她那个没太积极解救自己的、即将成为天下之主的“老冤家”刘邦。
吕雉并不是个逆来顺受的弱女子。恰恰相反,她性格刚毅、头脑清醒,堪称女中豪杰,在刘邦打天下的事业上也颇有助力,堪称汉王的贤内助。
在项羽营中走了一遭回来之后,吕雉看透了自己的丈夫,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力。难道自己满腹心计,因为是女儿身,就只能做丈夫的附庸吗?
但不管怎么说,吕雉和孩子们也算是几次出生入死,终于熬到了孩子他爹做皇帝的时候。按理来说,结局应该就没什么波澜了吧?
但吕雉并没有想到,在刘邦打天下期间,他越来越宠爱一个姬妾——戚夫人,对吕雉这个正牌妻子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淡了。
果然,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他就想废掉吕雉,换更讨他欢心的戚夫人上位,并让她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
换太子可不是件小事。毕竟,吕后所生的刘盈在太子位上没有什么过错,无故废太子可是搞乱国家的前兆,许多大臣都对此表示反对。当时有个正直的大臣叫周昌,他因为口吃说话不太利索,却几次当面劝谏刘邦,坚决反对此事。
有一次周昌进宫奏事,正好撞到刘邦在宫里抱着戚夫人休息,这下可把一本正经的周昌闹了个大红脸,尴尬得拔腿就走。
而刘邦非但不肯放他走,反倒玩心大起,追过去骑在他的脖子上,还问他自己是什么样的皇帝。尽管周昌这时候尴尬到家了,却也半点不肯屈服,拼命挺直了脖子控诉刘邦的无礼。
吕雉在戚夫人受宠后,自然也感受到了危机。正所谓母以子贵,要是自己的儿子刘盈失去了继承权,那她将来会怎么样可真不好说了。情急之下,她想到了一个主意:请大名鼎鼎的汉军军师,已经受封为留侯的张良出谋划策。
张良为刘邦取得天下贡献了无数计策,刘邦曾经亲口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他神机妙算一点也不为过。但张良本人并不看重名利,在天下统一之后就归隐山林,云游四方去了。
张良出的这个主意并不复杂。秦末时期有四个著名的隐士,号称 商山四皓 ,这几个老头儿名声不小却不愿做官,即便是刘邦也无法请他们出山。
而张良的主意,就是让刘盈去拜访四皓,拿出十二万分的诚意来争取他们的支持。
刘邦之所以看不上刘盈,很大程度上是觉得他性子软弱,做不成事。现在看到商山四皓连自己的面子都不愿给,却被刘盈请出了山,自然是被吓了一大跳,连带着也对刘盈刮目相看了。
于是,在群臣的反对和张良的帮助之下,刘邦终于打消了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的念头,只能把刘如意封为赵王了事。
戚夫人得知儿子落选之后悲痛万分,知道自己再也做不成汉宫的女主人,哭着给刘邦表演了一曲他爱看的楚国歌舞。刘邦也颇为感伤,唱歌应和,对事态的发展感到万般无奈。
戚夫人会这么伤心,不只是因为想要大权高位,也是因为宫廷斗争难以抽身,怕他们母子会在刘邦死后被吕雉欺负。
当时韩信刚被吕雉诛杀,又有一位功臣被自己的太仆控告谋反。这人就是替刘邦截断项羽粮道,在楚汉战争中立下大功,此时已经受封梁王的彭越。
刘邦的官员在审理之后,认为彭越具备了谋反的行迹,可关于彭越要怎么谋反,朝廷到最后也没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其实刘邦也没想杀了彭越,只不过彭越来都来了,正好借机把他的王位撤销,然后把他发配到蜀地的青衣县。
彭越离开都城以后,在半路上正好碰到了来找刘邦的吕雉。彭越对吕雉大倒苦水,反复抱怨自己无罪,希望回到老家昌邑,想请吕雉帮自己说点好话。
然而彭越没有想到,他如果老实遵从刘邦的安排,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正是对吕雉多的这几句嘴,给他招来了灭顶之灾。吕雉把彭越带回来之后,直接劝刘邦把彭越杀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刘邦听从了吕雉的建议,彭越就这样被处死了。可能彭越到死都没有想到,自己纵横半生,最后却因为妇人的几句话而送了性命。
而刘邦对自己老婆的作风,自然也心里有数。为此,他想挑一个绝对正直、绝对忠心的大臣来辅佐刘如意,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有所依靠。
周昌听到这个安排时,还以为自己是因为什么事得罪了刘邦,被贬官了。事实恰恰相反,刘邦让周昌辅佐刘如意,并不是因为他厌恶周昌,反倒是因为他信任周昌。
正所谓各为其主,古人所讲的忠诚,未必是单调、死板的。正因如此,刘邦才信任周昌,他既然不惧皇威,为了太子和自己相争,那以后辅佐赵王,想必也能用这份忠勇来保护他。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做了八年皇帝的刘邦在宫中病逝,谥号高皇帝。皇位最终还是交到了他看不上的刘盈手中,当然,和他一起上位的,还有他那个不好惹的母后吕雉。
刘邦在位期间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一反之前秦始皇严刑峻法、鞭笞宇内的作风,采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治国。经过这几年的与民休息,社会渐渐从高强度的劳役和战乱中恢复过来,人民也终于能喘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