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作者无从考证,成书年代亦颇有争议,多认为成书于东汉,作者可能为东汉医官本草待诏。《神农本草经》是对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本草理论和编撰体例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创性,一直被奉为本草学的经典著作。后世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乃至《本草纲目》都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所记载的大部分药物的功能主治,都是正确的,如麻黄平喘、常山治疟等,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此书大概于北宋中期亡佚,但唐《新修本草》、宋《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对《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进行了征引和转录,前三种本草现亦已亡佚,《证类本草》是《神农本草经》最主要的辑佚底本。对《神农本草经》的辑佚工作自宋代已经开始。现存诸辑本中,学界多认可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故编者选择此本进行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