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整理说明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该书主要论述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的望闻问切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以及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该书成书较早,又经后世多次传抄翻刻,不免产生诸多脱、衍、讹、误,学术界也一直致力于其校勘和考证工作。该书现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残本,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本次《黄帝内经·素问》采用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明代顾从德刻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蓝本,参考1958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1994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两书进行校对。本次将《素问》遗篇第七十二、七十三篇也一并录入,共八十一篇。

本书校对整理过程谨遵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对个别词句或字与别本不同而显系错讹者,以1958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为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免错漏,敬请同行斧正。 uxU+7X7uT0gUaBRu5RfCagHuMGbJ/0N8XfOm1QzQWyYo5Ousv9M2qij4L/KqHs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