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孩子印象中的儿童口腔科

回顾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如果看见孩子偷偷吃糖果,家长通常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又会说什么?

大部分家长在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会经常“恐吓”孩子:“再偷偷吃糖,就带你去牙医那里,给牙齿钻一个大洞,非常非常疼的!”“再不好好刷牙,就带你去找牙医把牙齿都拔掉,要打针,会很痛很痛的!”

虽然成年人都知道,这只是哄骗孩子的小把戏。但是,小朋友没有辨别“谎言”的能力。他们会坚定地相信,爸爸妈妈说的都是真的。这时候,小朋友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只要去看牙医,我的牙齿就会被钻洞,牙医还会拿很大的钳子来给我拔牙,会拿着很大的针来扎我。去医院看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家长这样反复“恐吓”和“威胁”,长此以往,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呢?

据门诊对大量病人看诊后的跟踪回访,以及与很多害怕“看牙”的孩子的家长沟通发现,几乎所有害怕“看牙”的孩子,他们内心都会给牙医设定特定“角色”:近70%的孩子认为牙医就是专门拔孩子牙齿的“坏人”;有的孩子认为牙医是会拿着长长的针头扎人的“大魔王”,专门给不听话的孩子打针。绝大多数孩子表示,只要与“医生”有关的,特别是自己要去“看牙医”时,就会莫名感到害怕,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这些都让人哭笑不得。牙医本来是拯救孩子牙齿的“天使”,但现在看来,孩子眼中的牙医已然是可怕的“恶魔”了。

一名5岁的小男孩,刚进诊所就开始号哭,一直嚷嚷着:“我不要拔牙,我害怕,放开我,我要回家!”由于缺乏与孩子沟通的经验,我们足足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好不容易以“看一下牙齿,看完你的爸爸就带你去吃汉堡”为理由说服孩子把嘴巴张开,得以勉强看到孩子的口腔情况。当时一看,内心顿时觉得“坏了”——孩子几乎没有一颗好牙,右下颌乳磨牙处还长了一个大大的脓肿。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拍片详细检查牙根炎症情况。可是,当时孩子的抵触情绪强烈,仅这一点就令我们束手无策。经与家长沟通,为了孩子的牙齿健康,只好硬着头皮,耐着性子,想尽办法引导。在孩子断断续续的哭闹声中,我们先尝试拍小牙片。拍片过程自不必说,孩子连牙椅都不肯坐上去,说什么都无济于事。最后我们只能和家长沟通,让其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回去先吃消炎药,避免牙齿炎症引起发热等症状,等孩子情绪好些再来治疗。作为一名牙科医生,望着家长离开时失望的表情,第一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孩子会对看牙产生抗拒情绪,是因为性格,因为害怕看牙,并不是因为牙医的能力问题。可是作为一名牙医本就应该帮助孩子解决牙齿问题啊!如果导致孩子的牙齿情况更加严重怎么办呢……各种思绪让人彻夜难眠。

孩子为什么会害怕看牙?孩子的恐惧又来自哪里?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害怕看牙?究竟有多少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又有多少孩子因此错过了治疗牙齿的黄金时期?有多少医生和我们一样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束手无策?如果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岂不是可以造福万千医患。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始进行长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孩子设计相应的“沟通方案”,并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孩子之所以会“未看先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孩子就诊前的被“恐吓”经历,比如不听话时被父母吓唬、被错误引导,或通过其他途径接收到了错误信息等,长此以往,找牙医看牙在孩子心里便成了一件“恐怖”的事情。

另外,孩子害怕拔牙、打针,其实是害怕疼痛。现在我们似乎找到了源头。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克服这些外因造成的恐惧心理呢?要怎样引导孩子正确理解看牙呢?我们通过长期研究,像剥洋葱一样“剥开”孩子恐惧看牙的“外皮”,探寻孩子内心最真实的世界。 EmO5Aqc5lqqfl2ZPbgLRCA7Ci9jNCbSTaNcTbvrToz9pR0W5pN32k+honlKq9g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