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明亮的颜色能够缓解儿童紧张、恐惧的情绪。对儿童口腔科医护制服颜色做出改变,能更好地拉近医护人员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减少孩子就诊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因此,我们大多会选择色彩鲜艳且富有特色的制服款式,看上去和“白大褂”有很大区别。有很多儿童医护人员会选择有卡通图案刺绣的大褂,也有专门定制其他带有卡通图案的便服。无论什么款式,只要让孩子第一眼看到医护人员时不会将其和“可怕的白大褂”联想到一起即可。
助手的制服
客服的制服
这是一个关于医护制服的真实故事:一天,一个5岁的小女孩第一次到我们诊所看牙,她和助手姐姐玩得很开心,非常配合助手姐姐进行牙齿清洗、拍摄,她的妈妈知道后也非常开心。等到要补牙的时候,漂亮的医生阿姨出场了,见到小朋友也是热情地打招呼。然而,孩子突然脸色一变,号啕大哭起来,大声喊道:“我不要医生阿姨,我要姐姐弄牙!”医生随机应变,说道:“我就是助手姐姐呀!”孩子抗拒说:“你不是,你们穿的衣服不一样!”医生瞬间明白了,孩子是通过服装判断出了医生和助手的身份。于是,医生马上换上助手的服装,然后再进入诊室给孩子处理牙齿。结果,孩子全程都很配合。
这件事让我们明白,医护人员的服装颜色对孩子的就诊心理、就诊意愿有极大影响,颜色柔和且亲切感较强的服装可以起到视觉调节、心理舒缓等作用。从那时起,医生助手团队全部统一身穿让小孩感觉亲切的服装,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以前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服装来区分不同的职位,后来发现家长和孩子对服装的颜色比较敏感,这就导致就诊中有许多本可以由助手完成的工作,却由于家长对医生更加信任,几乎以“点诊”的方式让医生全部处理,经常使医生忙得晕头转向。
统一服装后,如果家长错把助手当医生,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助手回答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会让团队人员平时收集常见问题,做好模拟训练,统一回复内容,做到不管是什么岗位,都能及时解答家长的常见问题。这样做一方面提升了全体员工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避免前后回答不一招致家长怀疑,降低了沟通成本和被投诉的风险;另一方面无论家长询问到哪一个人,我们都能给出通俗易懂的答复,更能体现出我们的专业性,家长也会更加信赖我们。
晨会上,每个部门统计出在日常诊疗中所遇到家长提出的疑问,总结出最合适的回复内容并进行演练。也可以借助第三人称视角感受并提出意见、建议,最终确认答复内容后统一执行,并定期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