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白苔

认识: 白苔表示寒证、虚证。也见于外感病证的初期,或身体虚弱病证中的轻症。中医认为白色属肺,而肺主皮毛,所以这种舌苔多见于感冒风寒、风湿、寒湿等疾病的初期。是病邪轻浅,还未向里传入脏腑,脏腑功能还没有受到伤损的征象。也常见于疾病经过适当的治疗,疾病消退,身体转好的恢复期。

(一)薄白苔

舌象: 白色薄苔均匀地布满在舌面上,舌苔润泽。如 图7

认识: 淡红舌质、薄白舌苔是正常舌象的特征。薄白苔表示胃气正常,是脏腑平安无事、身体健康的信号。

现代医学认为薄白舌苔的成因是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吞咽、咀嚼等综合作用,使舌黏膜上的丝状乳头间的角化物不断被清除,只留下一层薄白色的舌苔。

图7 薄白苔(风寒感冒)

(二)薄白干苔

舌象: 舌面白色薄苔,津少欠润,有干燥感。见 图8 9 图10

图8 薄白干苔,舌中薄黄,舌边尖红(风热感冒)

图9 薄白干苔(风热感冒)

图10 薄白干苔(体虚有热)

口感: 口微干、微渴。

主病: 肺经病证,如感冒、咳嗽等。或者由于身体阳气虚弱,不能生化津液。

认识: 薄白干苔一般是由于外感温热病邪,或感受秋燥之气而成。因为温邪和燥邪都是热性的病邪,侵犯肺经会损伤津液,所以舌苔薄白而干。舌苔薄白,提示病邪在肺经;苔干不润,则是津液欠少的表现。

如果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原来正常的薄白苔也会变得干燥欠润,这与温热病的薄白干苔性质不同。

★薄白干苔兼有舌边尖红、发热口干等现象,常见于风热感冒证或气候干燥季节的咳嗽等。此时舌边尖和舌面上的红色小点的多少、颜色的深浅是风热咳嗽病情轻重的特征。治疗常用桑菊饮、银翘散之类加一些清润的药物。

★薄白干苔而不口渴,舌体不红,并且没有发热的表证,可能是阳气虚弱,若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不能正常输布津液,津少则不能滋润舌体,舌苔失却濡养而干燥。用药应滋补肺之气阴。中医说“土生金”,脾属土,肺属金,若脾气虚则不能化生津液营养以输布于肺,也会引致舌苔偏于干燥,此时用药应该补脾益气以生津液。

饮食宜忌: 这一种舌象是无病或轻浅病的表现,但如果是在外感热病中,则饮食应该清淡。如果是因阳气虚弱不能生化津液引起的,应该注意补充营养,食物略偏温补,并忌服寒凉食物。

(三)厚白干苔

舌象: 舌面布满白色厚苔,以舌中部为主,少津且显干燥。见 图11 图12

图11 厚白干苔

图12 白厚苔

主病: 湿热郁滞。如肠炎、胃炎、便秘、气管炎、盆腔炎等病症都有可能出现厚白干苔。

认识: 湿邪会出现白苔,苔干是津液损伤的表现,舌苔厚是湿邪阻滞的现象。由于湿热郁滞肠胃,脾的气化功能受阻,水液不能气化为津液以滋润舌体,所以出现干燥的舌象。

现代医学认为舌苔的厚薄主要取决于丝状乳头的增殖程度,有研究者称厚苔者唾液pH值明显低于正常舌苔者,厚苔者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计数亦多高于正常舌苔者,说明厚苔者往往是与炎症感染性疾病相关联。

★舌苔白厚而干,舌中见腻苔,口虽干而不欲饮水,表示既是胃中燥热伤津,又有湿邪阻滞。治疗要先用生养津液的药物,再降浊祛湿。如先用沙参、麦冬、石斛、甘草、乌梅等煎服。服药后舌苔转润,再用清热化湿,如藿香、厚朴、茵陈、薏仁等药物把湿热清除了,津液就会回复。肠胃湿热郁滞时间较久所致的疾病会出现这种舌象。

★舌苔白厚而干,舌红,兼见腹胀便秘,是肠胃热积。可用润肠泻下药。

★舌苔白厚而干燥,湿滞的现象不显著而津伤的现象较重,是胃中燥热所致,应着重用生津的药而佐以祛湿。如花粉、麦冬、石斛、甘草、茵陈等。

饮食宜忌: 饮食应该忌避辛燥、油腻,也不宜食过多生冷饮食。

(四)厚白滑腻苔

舌象: 舌面布满白色厚腻的舌苔,湿润而滑,且揩擦亦难除。见 图13

图13 厚白滑腻苔

口感: 口干、口黏感。

主病: 寒湿、痰饮。如胸水、腹水、哮喘、肠胃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等病症。

认识: 舌苔白色是寒象,滑是湿象,白滑腻兼厚,提示寒湿阻滞较重。常见于脾胃寒湿病、痰饮病等水湿在体内停留过多的病症。多因脾的阳气不振而致寒湿痰饮停聚,治宜温中健脾,化湿祛痰。厚苔的变化程度往往表示病情的进退程度。

★厚白滑腻苔兼见腹部冷痛、腹泻或大便带有黏液,提示寒湿阻滞脾胃。如急慢性肠炎,治疗可以用健脾、燥湿和行气止痛药,如苍术、白术、白豆蒄、厚朴、茯苓等。

★厚白滑腻苔兼见怕冷发热,痰多色白,多见于兼有外感证的痰饮病。如急慢性气管炎、哮喘等。可以用化湿药加用宣肺解表药,如半夏、茯苓、苏叶、厚朴等。

★厚白滑腻苔兼见痰多、喘咳、胸膈满闷、腹部冷痛、四肢欠温,疲倦乏力,提示体内有痰饮,而脾的阳气不足。如慢性哮喘、慢性胃肠炎、心力衰竭等病症。应该用温补阳气、健脾袪痰、化湿的药,如附子、桂枝、干姜、白术、茯苓、五味子等。

饮食宜忌: 忌油腻、寒凉食品、冷饮及生冷瓜果。

(五)白糙裂苔

舌象: 苔色白,薄厚不一,颗粒粗糙而疏松,望之像砂子,用手扪之有糙手的感觉,干燥而硬,叫做白糙苔。如果苔质颗粒较细,质板硬,且有纵横裂纹,叫做白裂苔。见 图14

口感: 口干、口渴、口苦。

主病: 暴热伤津;暑热伤气,内夹湿浊。

认识: 白糙裂苔提示内热变化迅速而且严重,津液也因之突然受到损伤。白糙苔和白裂苔两者可同时并见于舌面,所以叫作白糙裂苔。由于舌苔的转变没有热邪的传变迅速,所以在津液被热邪耗竭,舌体失去津液的供养而变得干燥、糙裂之时,舌苔色的变化较舌质的变化慢而仍然显示白色。这种舌象常见于温热性的传染病中。

★舌苔白裂,却不是很干燥,提示津液伤损尚未严重,常见于暑温病。见 图15 。治疗可以用清热解暑药。食疗可以啖食西瓜、梨子,也可用西洋参、葛根煎水服。

图14 白裂糙苔,舌中有如积粉(病毒性感冒)

图15 白干糙苔

★白苔燥裂,舌上干燥无津,白苔有裂纹,是提示真阴伤损严重,津液枯竭,可见于误服温燥药物者、中风后遗症者等。

(六)白苔积粉

舌象: 白色苔布满舌面,颗粒疏松,像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涩手。见 图16 图17

主病: 温热病、瘟疫病、邪热内盛证。

认识: 白苔积粉是温热病、瘟疫病中常出现的舌苔,提示体内有秽浊之气,并湿浊内阻,热邪遏伏不宣而有积秽于舌面。可见于肠伤寒、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图16 白苔积粉

图17 白苔积粉(病毒性肺炎)

现代医学认为高热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水分蒸发迅速,舌体的暂时性缺氧都可引起舌的干燥而形成白苔积粉。 za9djiVOgo9XUZjz2uA0kxrfIctu9JvuYZjhHcct68IZ1lCXQGrcF8coydQW62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