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食物入口,舌即对食物的质、量进行分辨,原则上拒绝太硬的、太粗糙的食物,也能把混在食物中的砂子、鱼刺等挑拣出来,并拒绝量大的食物进入口腔,以免咀嚼不细而噎着了或呛着了。舌面上分布着味蕾,故舌能辨别滋味。大概的情况是舌尖部分对苦味比较敏感,舌根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舌两边对酸味比较敏感。舌能把太咸的、太酸的、太热的、太凉的、麻舌的、有异味的食物拒于口外,以防食物对身体造成伤害。因而舌是食物的“检察官”,起到饮食健康卫士的作用。
还有,舌在中医学上除了提供诊断的作用之外,对中药学的贡献更是居功甚伟。由于舌能辨别滋味,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神农氏尝百草而分药性,就是靠口嚼舌尝的方法来鉴别中药的“五味”的,比如桂枝味辛性温,黄连味苦性寒,它的“辛”“苦”就是以舌的感觉来划分的。因此,对中药的性味归类主要是靠舌来完成的,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建立也就以舌的功劳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