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 Machilus pauhoi Kanehira
樟科Lauraceae 润楠属 Machilus
【识别特征】 乔木,高6.5~20米。树皮灰褐色,有浅裂。顶芽球形至近卵形。叶常集生于小枝梢端,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7厘米,宽2~5厘米,革质,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嫩时除中脉和侧脉外密被灰黄色贴伏绢毛,老时仍被贴伏小绢毛。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下部,约与叶等长,疏花;花被裂片卵状披针形。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
【习性与生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幼树耐阴,耐旱,耐贫瘠;萌蘖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常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繁殖方式】 播种。
【观赏特性】 春色叶。树形美观,树冠浓密,枝叶翠绿色;新叶及嫩枝常呈紫红色、粉红色、红褐色等。
【园林用途】 适作园景树、行道树,或片植。
【其他经济价值】 木材纹理美观,为建筑、家具等用材;木材刨成薄片,叫“刨花”,浸在水中可产生黏液,加入石灰水中,用于粉刷墙壁,能增加石灰的黏着力,并可用于造纸;种子含油脂,为制造蜡烛和肥皂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