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营养评定

学习指导

1.掌握营养评定的定义和身体质量指数的概念。

2.熟悉营养评定的内容以及常用的营养摄入状况记录方法有哪些。

3.了解营养评定中各种指标所表示的含义和适用的对象,以及各种营养摄入状况记录方法的优缺点。

一、营养评定的定义

营养评定是对营养筛查过程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解释和进一步的扩展,由营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判断其营养摄入史、体格检查、人体测量、消化吸收能力、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等与营养相关的问题所得出的营养判断。其结果可用来确定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支持的途径以及营养监测的指标,终极目标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营养评定与前面一节中讲到的营养筛查的区别在于,营养评定是对营养状况进行分级,而营养筛查是发现是否存在可能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营养相关风险或其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程度。因此在日常服务之中,营养评定是发现并诊断营养不良的最终方法,亦是整个临床营养支持和治疗工作的第一步。

二、营养评定的内容

在进行营养评定的过程中,营养服务人员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指标可完整而全面地反映老年人的营养状态。这是因为,营养状态反映的是机体内营养素储备的情况和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完整而全面的营养评定中,应包含多项内容。为了便于记忆和分析整理,一般而言,营养评定包含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指标。

(一)主观指标

主观指标通常是指与患者或家属面对面交流、接触时所获取的主观性信息,主要包括饮食与营养摄入(如与营养相关的饮食习惯、有无额外摄入营养补充剂、近期饮食情况有无改变等)和医疗史及临床症状(如食物过敏史、食欲及消化问题、近期体重有无变化、生活方式及心理、精神、经济状况、家族史等)两方面。

1.营养摄入状况记录方法

通过对饮食与营养摄入信息的采集,可以了解老年人具体的营养摄入量。多项研究表明,营养摄入量的减少是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这个量值对于营养评定是至关重要的。

此项操作需要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以及标准化的调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营养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常用的营养摄入状况记录方法有如下3种:

(1)24小时回顾法:即要求老年人对前一天24小时内的所有摄入食物进行回忆。该方法快速易行,但是对于多数患者而言,会出现回忆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而且饮料、甜点及营养补充剂等食物很容易被遗忘;同时,访谈者所描述的量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如杯子、碗、匙等的大小及尺寸各不相同。所以在实施此方法之前,需要对访谈者进行培训,并在访谈时,要求其用标准的尺寸来进行更准确的描述,以期获得全面而精准的信息。

(2)摄入食物频次问卷法:即通过收集老年人每天、每周、每月摄入某类食物的频次,来证实回顾的准确性。该方法省时经济,但由于回忆一个月甚至一年内的全部食物摄入情况较困难,且会受到季节等原因的影响,因此通过此方法所提供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

(3)营养计算法:即利用食物成分表及计算机数据库里每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量来进行计算。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老年人每天食物的营养摄入量,但其也会受到所摄入食物记录准确性的影响。

2.医疗史及临床症状

对老年人的既往医疗史及临床症状的调查也是营养评定的主观指标之一。其涉及的内容包括:

(1)与营养相关的既往病史:近期大手术、2型糖尿病、骨髓移植史、脑卒中、胃大部切除史、是否曾截肢等。

(2)用药史:华法林、PPI制剂、维生素制剂等。

(3)营养相关表现(即可影响营养摄入的表现):既往采用何种营养治疗、咀嚼能力、义齿的适应能力、吞咽功能、腹胀、反酸、恶心、呕吐、腹泻等。

(二)客观指标

客观指标包括人体测量与体成分分析、体格检查、生化与实验室检查三方面内容。

1.人体测量与体成分分析

人体测量是测定人体各部位长度、体重及比例,而体成分分析是分析人体各部位的体成分分布情况(如瘦体重、体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等)。当机体发生疾病或应激反应时,会对营养状态和体成分产生影响,因此,人体测量与体成分分析可以及时地对营养状态作出评价,并且也可用于监测实施营养干预后体成分的变化。常见的人体测量要素包括:

(1)体重:是广泛应用的营养评定指标。短期内的体重改变可以反映出体液的变化,而长期的体重变化可能是由机体的组织变化而造成的。对于老年人而言,体重的持续减轻,必须要引起警惕。

(2)身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 2 (m 2 )。根据我国情况,BMI在18.5~23.9范围内为正常,BMI>28为肥胖,BMI<18.5为体重偏低或潜在营养不良。

(3)上臂中围(MAC)和三头肌皮褶厚度(TSF):MAC是通过卷尺来测量肩峰到尺骨鹰嘴中点处手臂的围长。这个指标容易测量,且误差较小,因此,当体重的测量无法完成时,它可作为良好的替代指标。TSF是通过卡尺来进行测量的,难度和技巧性较高,在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高达20%的误差。

MAC与TSF都会受到体内体液平衡的影响。此外,这两者相结合,可以用来分析体内肌肉和脂肪的比例。

(4)上肢力量测量(手握力):其可反映体内肌肉组织变化的情况,同时作为反映肌肉功能变化的指标来监测老年人握力的变化。正常男性的握力大于等于35 kg,女性大于等于23 kg。

(5)呼吸能力:其与机体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若机体蛋白质减少20%,则呼吸能力会急剧下降。

评测呼吸能力最通用的方法是测定肺活量,最大呼气量的峰值会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其可被用来反映呼吸肌的力量。

(6)体成分分析:瘦体重、体内脂肪和水分的构成及分布都与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相对于简单地测量体重而言,体成分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机体的营养状态。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检查,其一是医师和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常规体格检查,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其二是由营养师进行的营养相关体格检查,目的在于检查营养不良,以及当某种营养素缺乏时,机体所出现的特异性异常体征。

3.生化与实验室检查

生化与实验室检查通常是测定血液、尿液、粪便或组织中的营养标志物或反映机体器官功能的因子。理论上,生化指标的检查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但其实际结果往往会受到疾病、水化状态和临床医药治疗的影响;同时,由于检测水平和方法的限制,各个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查结果差别较大,因此,其不可单独作为评定营养状态的指标。

复习参考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营养评定 体脂指数

二、简答题

1.解释营养评定与营养筛查的区别。

2.简述在进行营养评定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哪些指标。

三、论述题

1.目前常用的营养摄入状况记录方法有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2.在进行营养评定过程中,常见的人体测量要素包括哪些? yRHSGVxfiabv2mJBHb6nYqj3IgMwaoJtu80y1NnfH+Kg2vMxxeNHtkJtBEnmmW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