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
1.掌握认知的基本概念。
2.熟悉感觉、知觉的产生机制。
认知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等。认知的加工过程是通过脑这一特殊物质实现的,认知过程是高级脑功能的活动。
感觉(sensation)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器官觉。
感觉以生理为基础。感受器受刺激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或现实的起始环节。感觉器官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感觉中枢。不同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肌肉和关节、耳蜗、内脏感受器等)的感受器接受不同性质的刺激,并与刺激形成一对一的固定关系,例如:眼睛和光、耳朵和声波、鼻子和气味等。另外,感受器将感觉信息发送到脑的特定区域(即相应的感觉中枢),不同的脑区分别接受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平衡觉及内脏器官觉的信息。
因此,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通过感觉来反映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如色、香、味、冷、热和声音,反映自身体内发生的变化,如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等。所以说,人的感觉反映的仅仅是客观存在。
人脑将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感觉)综合起来以整体的形式进行反映,即将感觉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意义的类型时,称为知觉(perception)。知觉过程是接纳感觉输入并将之转换为具有心理含义的过程,因此知觉是高于感觉的感知觉水平,是纯心理性的大脑皮质的高级活动。
在生活中,人实际上都是以知觉的形式来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所谓“听”“看”是感觉,而“听到”“看到”则是知觉。因此,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从感觉到知觉是一个发生在大脑皮质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各种感觉信息经多个联合皮质的“分析器”协同工作而成为有意义的知觉。人们最终看到或听到的已经不是特异性的感觉体验,而是对多种感觉刺激进行分析、综合并与以往经验和知识整合的结果。
知觉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简单知觉和综合知觉。简单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综合知觉是一类复杂的知觉,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性质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指向一个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无关刺激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排除外界刺激的干扰,借助自己的意志努力使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在某种特定的对象上。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而言,注意被认为是在一定时间内,从现有的信息中为进一步信息加工而选择刺激的过程。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及提取的过程。记忆功能的存在使人们能够利用以往的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指人独立完成有目的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所必需的一组技能,包括计划、判断、决策,不适当反应(行为)的抑制、启动,与控制有目的的行为、反应转移、动作行为的序列分析、问题解决等心智操作;是一种综合的运用能力。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认知。
2.知觉。
3.注意。
4.记忆。
5.执行功能。
二、论述感觉、知觉的产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