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
1.了解记忆的分类及定义。
2.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
3.掌握记忆的评定方法。
记忆随年龄增长会有所减退,当各种原因的损伤累及记忆相关的神经结构(如脑外伤、脑卒中)或神经递质(如老年性痴呆)时会出现永久性的记忆障碍。
根据记忆编码方式和保持时间的不同,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按时间长短可分为近期记忆和远期记忆。长时记忆中,根据信息提取(回忆)过程有无意识的参与,分为程序性记忆(又称内隐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又称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又进一步分为情节性记忆和语义性记忆(图2-18)。
图2-18 记忆的类型
各种记忆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定义总结于表2-4中。
表2-4 各种记忆的定义
续上表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
识记(memorizing)是人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一环节。识记的目的性,识记材料的意义、数量和呈现的先后顺序,以及识记时的情绪状态都可能对识记的效果产生影响。
保持(retention)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所识记的材料或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巩固和持久的保持有赖于识记任务的长久性、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后的复习等因素。
要求长久记住的记忆任务和复习均有利于材料保持时间的延长,而复习的作用就是通过多次的识记来巩固已建立的联系,以加强保持的力度。
著名的艾宾浩斯(Ebbinghaus)遗忘曲线(图2-19)提出了遗忘在数量上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变缓。因此,根据曲线所显示的遗忘特点,及时、经常地进行复习有利于识记的内容在急速遗忘前获得必要的巩固(图2-20)。
图2-19 Ebbinghaus遗忘曲线
图2-20 复习时间与记忆保存的比例
此外,识记材料的性质也能够对保持过程产生影响。例如,动作性或形象性的信息或材料容易持久地保持,诗歌和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分别比一般文章和无意义的语言材料得到更有效的保持。
回忆(recall)是对头脑中所保持事物的提取(retrieve),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回忆有再现和再认两种表现方式。
再现(reproduction)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就需要通过再现学过的内容作答。
再认(recognition)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学生考试时做选择题,目击者从一群疑犯中指证真正的犯人都是再认现象。再认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提示,故较再现过程简单。
回忆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全面考察记忆情况包括对不同类型记忆的评定,判断是否存在顺行性遗忘或逆行性遗忘。由于视觉与言语信息的记忆加工过程各自具有特异性,故尚需分别对视觉和言语记忆进行评定。
1.瞬时记忆评定
言语记忆的常用检查方法为数字顺背和倒背测验,即数字广度测验。一次重复的数字长度在7±2为正常,低于5为瞬时记忆缺陷。应详细记录每一遍口令后患者复述正确的数字长度,如复述7位数,其中第1遍复述正确记录“2/7”,第3遍复述正确记录“4/7”;亦可用100连续减7再减7,要求患者说出减5次后的得数。
另一个方法是检查者说出4个不相关的词,如足球、手表、盘子、蓝天。速度为1个/秒。随后要求患者立即复述。正常者能立即说出3~4个词。检查者重复5遍仍未答对者为异常。只能说出1个,甚至1个也说不出,表明患者有瞬时记忆缺陷。
非言语记忆可用画图或指物来检查。如出示4张图形卡片,让患者看30秒钟后收起或遮盖图卡,立即要求患者将所看到的图案默画出来。不能再现图案,或再现的图案部分缺失、歪曲或不紧凑,均为异常(图2-21)。
图2-21 视觉图形记忆检查
在一间嘈杂或杂乱的房间里对患者进行正式的记忆测试,其结果要比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测验的结果差。从功能上而言,一个偏瘫患者在一个繁忙的诊所中记住单手系鞋带的方法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在一间安静的屋子里会记住更复杂的穿衣技术。因此,区别记忆和注意缺陷十分重要。
2.短时记忆评定
要求患者在停顿30秒后,回忆在瞬时记忆检查中所用的言语记忆和非言语记忆检查方法。
3.长时记忆评定
长时记忆的评定分别从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情节性记忆、语义性记忆等不同侧面进行。
(1)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信息回忆不依赖于意识和认知过程,学习记忆通过操作来表现而无须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学习骑自行车和弹奏乐器。对内隐记忆进行检查时,不要求患者有意识地去回忆所识记的内容,而是要求其完成某项操作任务,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反映出患者保持某种信息的状况。例如:给患者示范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随后让患者模仿。
遗忘综合征患者保留内隐记忆。基底节功能异常时可引起内隐记忆受损,如亨廷顿(Huntington)病。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排除由于视觉、语言或注意障碍本身所引起的异常结果。
临床中,可选用记忆的筛查测验和成套测验指导记忆的评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量表(IMCT)、认知能力检查(CCSE)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中均包括记忆测验的部分。成套测验有韦氏成人记忆量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及中科院心理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
(2)情节性记忆:评定时从顺行和逆行记忆两方面考察患者的再现和再认能力,有助于发现其遗忘的特点。
顺行性情节记忆评定:识记新信息能力的测验,分为言语和非言语检查,以鉴别左右脑损伤及损伤定位。
言语测验:①回忆复杂的言语信息,给患者念一段故事,故事中包含15~30个内容。念完故事后,要求患者重复故事的情节,检查者记录回忆的情况。亦可通过字词表学习,检查患者的再现能力。②词汇表学习,准备两张列有15个词的表。检查者以1词/秒的速度高声念出第一张表中的词汇,然后要求患者重复所有能够记住的词汇,可不按顺序回忆。全过程重复5次后,检查者再念第二张写有15个词的表。要求患者在第二张表回忆1遍后立即回忆第一张表中的词汇。③词汇再认,测验由20~50个测验词汇和20~50个干扰词汇组成。每一个词呈现3秒,然后将干扰词汇和测验词汇放在一起,让患者从中挑出刚才出现过的词汇。顺行性遗忘患者在回忆测验中可能仅能回忆几个词,但在再现测验中则完全表现正常。
非言语测验包括视觉再现和新面容再认。
视觉再现:几何图形自由回忆。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记忆测验用来测验患者的视觉记忆能力(图2-22)。首先患者按要求临摹图案,然后在临摹后10~30分钟,让患者根据记忆自由地将图案重画出来。根据再现的完整性、准确性、布局、计划性、画面干净与否、对称性等多种因素进行评定。
图2-22 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记忆测验
新面容再认:测验由20~50张陌生人的面部照片和20~50张起干扰作用的陌生人的面部照片组成。每一张照片呈现3秒。然后将干扰照片和测验照片放在一起,让患者从中挑选出刚才出现过的照片。
逆行性记忆检查包括自传性记忆、著名事件及著名人物记忆。根据患者年龄及文化水平可采用问卷式提问,对成长的不同时期(如儿童期、青壮年期及近期)的个人经历和病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香港回归等)进行回顾。在问及个人经历时需要亲属或知情者证实其准确性。辨认著名人物时需指出其姓名、身份,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年代。
情节性记忆障碍是长时记忆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情节性记忆障碍包括逆行性遗忘和顺行性遗忘两种类型。前者指患者不能回忆病前某一时段的经历(如回忆不起受伤前他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事情)或公众事件,遗忘可能是完全的或部分的;后者指表现为病后不能学习新知识,也不能回忆近期本人所经历过的事情,例如对如何受伤、如何住院等回忆不起来,不能回忆当天早些时候的对话等。逆行性遗忘和顺行性遗忘是器质性脑损伤的结果。脑卒中患者近期记忆出现障碍时,由于不能学习新知识而影响康复进程和疗效。老年性痴呆患者顺行性和逆行性记忆障碍并存,既有识记新知识能力的受损又有回忆远期知识的困难。
(3)语义性记忆:与情节记忆相反,语义记忆与时间、地点无关。例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周长的定义等。评定内容包括常识测验、词汇测验、分类测验及物品命名与指物测验等。
常识测验:对患者进行提问,如篮球是什么形状的?钟表有什么用?国庆节是哪一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词汇测验:对词汇作词义解释,例如冬天、约束、胜利、新鲜、疲劳等。
分类测验:如水果类、蔬菜类、交通工具类等。
物品命名与指物测验:物品命名指对实物进行命名,而指物则是根据口令将指定物品从混放在一起的物品堆中挑出,如手表、牙刷等。
脑弥漫损伤如老年性痴呆可引起语义性记忆障碍,早期可表现为找词困难、命名不能。语义性记忆障碍也是大多数痴呆疾患表现的症状之一。此外,局灶性损伤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引起的颞叶出血、颞叶萎缩引起的额叶型痴呆(Pick病)亦可造成语义记忆障碍。
4.问卷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问卷的方式对记忆障碍进行更为接近日常生活活动的测验(表2-5)。
表2-5 日常记忆问卷
续上表
临床上常见的记忆障碍有记忆减退、遗忘和虚构。无论脑组织受到何种性质的损害,如脑肿瘤、脑出血、脑中毒、脑缺氧、脑部感染、脑外伤等,一旦损害波及有关记忆的部位均可导致记忆障碍。
1.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记忆的识别、保存、再认和再现功能普遍减退,临床上比较多见。临床上早期往往是再现减弱,特别是对日期、年代、专有名词、术语及概念等的回忆发生困难,这种长时记忆障碍可表现为近期和远期记忆减退,有的可表现为由近而远的记忆减退。记忆减退是痴呆患者早期出现的特征性表现,亦常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及其他脑器质性损害的患者,也见于正常老年人。
2.遗忘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之一或全部受损时均会产生遗忘,单纯的遗忘(又称遗忘综合征)具有如下特征:①整体智力正常;②严重的顺行性遗忘;③逆行性遗忘;④短时记忆正常或接近正常;⑤内隐记忆保留。
临床上将遗忘分为心理性和器质性两类。心理性遗忘由情绪因素所致,是暂时性的可以治疗的障碍。器质性遗忘指器质性脑病引起的遗忘,遗忘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脑损伤部位有关,间脑损伤(如科萨科夫综合征)的逆行性遗忘可持续数十年,而海马损伤造成的逆行性遗忘仅存在数月。当慢性弥漫性脑病如老年性痴呆、麻痹性痴呆或某些亚急性病变累及海马等记忆回路结构时,可出现遗忘综合征,有定向障碍、注意力减退和近期遗忘的表现。
3.虚构
是一种再现发生歪曲的记忆错误。患者以从未发生的经历回答提问,回答不仅不真实且奇特、古怪,或者以既往的经历回答当前的提问。由于其虚构的情节不能保持,这次虚构的内容下次不一定能记住,故其内容常变化不定,多见于器质性脑病。虚构与内侧前额叶的损伤密切相关。虚构与遗忘同时并存被称为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又名遗忘-虚构综合征,其特点为顺行性遗忘、虚构和定向障碍,往往有欣快情绪而否认患病,常提示下丘脑,尤其是乳头体附近存在病变。主要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脑外伤、脑肿瘤等脑器质性病变,亦可见于老年性及动脉硬化性精神病。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和___三个环节。
2.___性遗忘由情绪因素所致,是暂时性的可以治疗的障碍。___性遗忘指器质性脑病引起的遗忘。
3.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留的时间在___,又称工作记忆。
4.长时记忆,是指信息保留的时间在___以上,包括数日、数年直至终生。
二、名词解释
1.瞬时记忆。
2.长时记忆。
3.短时记忆。
三、简述题
1.记忆减退。
2.虚构。
3.回忆。
4.再认。
四、记忆的评定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