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小月龄的孩子通常不能或者无法准确地描述,常表现为哭闹。我们所指的腹痛不包括全身性疾病及腹部器官疾病所引起的腹痛,这种不明腹痛可占腹痛总发病率的50%~70%,中医将本病辨证分为寒、热、虚、实四型,治疗都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为主。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腹痛疗效良好(包括肠系膜淋巴结炎、自主神经紊乱等引起的腹痛),具体选穴如下。
捣小天心
位置 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凹陷中。
操作 屈曲中指或食指、中指指间关节有节律地敲击,捣300次。
功效 镇惊、安神。
顺运内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的圆圈上。
操作 用拇指指端顺时针做环形移动,称为顺运内八卦,运100次。
功效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运行气血。
揉一窝风
位置 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 用大拇指或中指的指腹做轻柔和缓的按揉,揉200次。
功效 疏风散寒、止痛。对感受寒邪引起的病症均有调节作用。
顺时针摩腹
位置 腹部。
操作 手掌面贴附于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持续2~3分钟。
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理气、导滞、运行腹部气血。
揉中脘
位置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上4寸处。
操作 用掌心、掌根于穴位上按揉,揉200次。
功效 理气化积、导滞、降逆止呕。
拿肚角
位置 即肚脐旁开2寸、下2寸处的大筋。
操作 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做一松一紧拿法,拿5~7次。
功效 消食化积、行气止痛。止腹痛要穴。
揉足三里
位置 膝盖外下方凹陷(外膝眼)处下3寸,胫骨前棘外一横指处。
操作 用拇指指腹按揉,揉300次。
功效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
1.腹痛涉及疾病较多,切勿自行应用止痛药物,应先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排查无器质性病变后,可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
2.若孩子腹痛伴便秘,可让孩子尝试排便,排便对肠道问题引起的腹痛,会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腹痛时推拿局部应轻柔缓慢,逐步增加力度,以孩子耐受为度。
4.若孩子腹部肌肉紧张、拒按,推拿时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神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