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夜晚啼哭不是错,脾胃调和自然安

哭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但孩子入夜不眠,甚则通宵达旦地哭闹时,家长们就需要特别注意和及时处理了。

什么是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是指儿童在夜间哭闹,或定时哭闹,甚至通宵达旦,而白天一切如常,可持续月余,称为“夜啼”。6月龄以内婴儿多见本病,与正常的哭相比,病态的夜啼在喂奶、安抚或更换尿布后仍不停止。长时间夜啼可直接影响宝宝正常生长发育,家长也被长期困扰,不可小觑。

小儿夜啼多由脾胃虚寒、食积、惊恐、心热导致,小儿推拿对上述原因导致的夜啼均具有良好疗效。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

脾胃虚寒

母亲体质寒凉、怀孕期间食寒饮冷、护理不当,腹部受寒都可能让小儿在夜间哭闹,此类患儿一般在入夜后哭闹严重,在白天如常,热敷之后哭闹较前减轻。推拿手法可参考“不明腹痛推拿助,疼痛减轻哭闹停”一节。

食积

腹部食积也会导致小儿夜啼,除哭闹外,小儿常常还会夜间睡卧不安,翻身重,哭闹但不重,可多次醒来,并伴食欲减退、口中异味,甚则恶心频作、腹部胀满,大便或溏或秘结,气味臭秽或酸臭。推拿手法可参考“舌苔白又厚,可能是积滞”一节。

惊恐

小儿神气未充,易被突发声响、异物惊吓,惊恐伤神志,而致神志不宁,出现夜啼,此类夜啼的特点为小儿在睡卧中突然剧烈哭闹,如见异物状,睡后易醒,怀抱中稍安稳,部分小儿山根处呈青灰色。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捣小天心

位置 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凹陷中。

操作 屈曲中指或食指、中指指间关节有节律地敲击,捣200次。

功效 镇惊、安神。

顺运内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的圆圈上。

操作 用拇指指端顺时针做环形移动,称为顺运内八卦,运100次。

功效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运行气血。

掐揉五指节

位置 手背部,五指中节横纹。

操作 用拇指、食指、中指依次揉搓或掐揉,每掐1次揉3次。掐3~5次。

功效 镇静、安神、止惊、通利四肢。

摩囟门

位置 头顶部。

操作 四指并拢或用掌心,贴于囟门处轻摩。

功效 镇静、安神、止惊、疏风解表。

捏脊

位置 大椎至尾骶成一直线。

操作 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相对,沿脊柱两旁,由尾骶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肤,交替捻动向前推进5~7次。

功效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心热

若母亲在怀孕期间肆食辛辣油腻之品,或性格火暴、急躁,可导致小儿内有郁热,心火上炎,扰动心神而夜啼。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清小肠经

位置 小指尺侧缘(外侧)自指根至指尖连一直线即是。

操作 自小指尺侧缘指根推向指尖,推200次。

功效 清心、泻热、除烦、利尿。

清天河水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 食指和中指并用,从手腕推向手肘,称“清天河水”,推300次。

功效 清热解表、除烦、凉血、利尿。可治疗一切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揉涌泉

位置 足底前1/3处。

操作 用拇指指腹轻柔和缓地揉动,揉200次。

功效 引火归原、补肾、壮骨。

揉心俞

位置 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用拇指指腹轻柔和缓地揉动,揉200次。

功效 调节心与神志疾患。

推脊(脊柱)

位置 从尾骶部龟尾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 食指中指并行或用掌根,贴于脊柱上,从上往下直线推动。

功效 调阴阳、理气血、通经络、清热、降气。

温馨提示

1.小月龄的孩子日常养护应注意防寒保暖,腹部保暖尤为重要。

2.乳母应避免食用寒凉、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而出现夜间啼哭不止。

3.睡觉时尽量保持卧房安静,避免突发声响将孩子惊醒。 D2ylxpb1Rz9htj93WnG3rlTvj7NefgsP/znEw0RgbZ1N7uPa2km5dC11+AIcvA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