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脉经》) 。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
迟来一息至惟三,
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
消极须益火之源。
脉来三至号为迟,
小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
浮而迟大以虚推。
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弦,迟甚为败,浮大而软为虚。黎氏曰:“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
迟司脏病或多痰,
沉痼癥瘕
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
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
溲便不禁疝牵丸。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