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 《局方》 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人参、 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 益以夏陈 半夏、陈皮 名六君 子汤 ,祛痰补气阳虚饵。 二陈 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 除却半夏名异功 散(钱 氏) ,或加香砂胃寒使 加木香、砂仁,行气温中,名香砂 六君汤 。
升阳益胃 汤(东垣) 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枣姜随。 黄芪二两,人参、半夏、 炙甘草各一钱,羌活、独活、防风、白芍(炒)各五钱, 陈皮四钱,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三钱,黄连二钱。 每服三钱,加姜、枣煎。六君子助阳,补脾除痰;重用黄 芪补气固胃;柴胡、羌、独除湿升阳;泽泻、茯苓泻热降 浊。加芍药和血敛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按:东垣治疗 首重脾胃,而益胃又以升阳为先,故每用补中、上升下渗 之药。此方补中有散,发中有收,脾胃诸方多从此昉也。
黄芪鳖甲 散(罗谦甫) 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 治虚劳骨蒸,晡热咳 嗽,食少盗汗。黄芪、鳖甲、天冬各五钱,地骨、秦艽、 茯苓、柴胡各三钱,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 桑皮、炙草各二钱半,人参、肉桂、桔梗各钱半。每服 一两,加姜煎。鳖甲、天冬、知、芍补水养阴,参、芪、 桂、苓、甘草固卫助阳,桑、桔泻肺热,菀、夏理痰嗽, 艽、柴、地骨退热升阳,为表里气血交补之剂。
秦艽鳖甲 散 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鳖甲、地骨皮、柴胡各一两,青蒿 五钱,秦艽、当归、知母各五钱,乌梅五钱。治略同前, 汗多倍黄芪。此方加青蒿、乌梅,皆敛汗退蒸之义。
秦艽扶羸 汤(《直指》) 鳖甲柴,地骨当归紫菀偕。半夏人参兼炙草,肺劳蒸嗽服之谐。 治肺痿骨蒸,劳嗽声 嗄,自汗体倦。柴胡二钱,秦艽、鳖甲、地骨、当归、人 参各钱半,紫菀、半夏、甘草(炙)各一钱,加姜、枣 煎。按:黄芪鳖甲散,盖本此方,除当归加余药。透肌解 热,柴胡、秦艽、干葛为要剂,故骨蒸方中多用之。此方 虽表里交治,而以柴胡为君。
紫菀汤 海藏 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胶偶。再加甘桔治肺伤,咳血吐痰劳热久。 治肺伤气极,劳热咳嗽,吐痰吐 血,肺痿肺痈。紫菀、知母、贝母、阿胶各二钱,人参、 茯苓、甘草、桔梗各五分,五味十二粒,一方加莲肉。以 保肺止嗽为君,故用阿胶、五味;以清火化痰为臣,故用 知母、贝母;佐以参、苓、甘草,扶土以生金;使以桔 梗,上浮而利膈。
百合固金 汤(赵蕺庵) 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生地二钱,熟地三 钱,麦冬钱半,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甘草各一钱, 玄参、桔梗各八分。火旺则金伤,故以玄参、二地助肾滋 水,麦冬、百合保肺安神,芍药、当归平肝养血,甘、 桔、贝母清金化痰,皆以甘草培本,不欲以苦寒伤生发之 气也。
补肺阿胶 散(钱氏) 马兜铃,鼠黏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宁。 阿胶两半,马兜铃 (焙)、鼠黏子(炒)、甘草(炙)、糯米各一两,杏仁 七钱。牛蒡利膈滑痰,杏仁降气润嗽。李时珍曰:马兜铃 非取补肺,取其清热降气,肺自安也。其中阿胶、糯米乃 补肺之正药。
小建中汤 仲景 芍药多 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名 建中 ,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藏,虚劳腹冷服之瘥。 芍药六两,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一两,枣十二 枚,饴糖一升。 增入黄芪名亦尔 再加黄芪两半,名黄芪建 中汤(《金匮》)。若除饴糖,则名黄芪五物汤,不名建 中矣。今人用建中者,绝不用饴糖,何哉, 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 亦有阴证发斑 者,淡红隐隐散见肌表,此寒伏于下,逼其无根之火熏肺 而然,若服寒药立毙。 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 即十全大补汤加附子、麦冬、半夏、肉苁蓉,名十四 味建中汤。除茯苓、白术、麦冬、川芎、熟地、肉苁蓉, 名八味大建中汤。治同。
益气聪明汤 东垣 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更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参、芪各五钱,蔓荆子、葛根 各三钱,黄柏、白芍各二钱,升麻钱半,炙草一钱,每服 四钱。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耳目不聪明。蔓荆、 升、葛升其清气,参、芪、甘草补其中气,而以芍药平肝 木,黄柏滋肾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