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数据对中国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状况进行分析(图2-31)。全国植被盖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几个传统林区,分别为东北地区(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秦岭山脉(陕西境内)、长江中上游地区、西南林区(四川、云南地区)和南方林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1982年,县区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平均值介于0.8~1的地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山脉(黑龙江境内)、长白山脉(辽宁境内)、四川盆地周边(包括秦岭山脉)、云贵高原南缘以及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部分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岛也有一定面积分布;2015年,NDVI平均值介于0.8~1的地区大面积增加,除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云贵高原南缘相对稳定外,长江中上游植被覆盖度大面积提高。1998年长江和松花江洪水发生后,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工程,该工程覆盖了中国全境绝大部分地区,只有广东省等极少数省份因为本底植被覆盖状况较好,没有实施,其他地区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植树种草和生态恢复工程。因此,将研究时段划分为1982—1998年和1999—2015年两个时段开展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个时段植被覆盖的整体格局基本一致,但部分地区变化明显。黄土高原中东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含汉江流域部分)的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变化速率方面,1982—1998年植被覆盖增加速率较快的地区位于吉林、辽宁中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淮河流域、长江中上游、广东北部和海南岛部分地区,存在退化趋势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北部分林区和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群所在区域(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1999—2015年植被覆盖增加速率较快的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都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一致。
分别统计全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1982—1998年、1999—2015年和1982—2015年3个时段的变化,对比不同地区城市的植被覆盖变化速率(图2-32)。在超大城市中,1982—1998年、1999—2015年和1982—2015年植被覆盖增加速率最快的城市都是南京和乌鲁木齐,其次分别是南昌和白城;在特大城市中,以贵阳、石家庄和长春增加速率最快,其他城市落后幅度较大。需要指出的是,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有一部分城市的植被覆盖状况呈现退化趋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比如1982—1998年的上海(-0.002/a)、徐州(-0.000 9/a)、沈阳(-0.000 6/a)、长沙(-0.000 2/a),1999—2015年的昆明(-0.001 1/a)、武汉(-0.004 1/a)、太原(-0.002 5/a)、鞍山(-0.000 6/a)、西安(-0.000 7/a)、重庆(-0.001 2/a)、广州(-0.001 0/a)、郑州(-0.000 26/a),以及1982—2015年整体的昆明(-0.000 3/a)、武汉(-0.000 8/a)、太原(-0.000 4/a)、上海(-0.000 3/a)、重庆(-0.000 7/a)、徐州(-0.000 3/a)、北京(-0.000 2/a)、长沙(-0.000 3/a)和郑州(-0.000 8/a)。这些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城镇、居民、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侵占了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因此造成了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在后续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足够重视这一问题。
图2-31 1982—2015年全国县区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布与变化
图2-32 1982—2015年全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率
聚焦到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和澳门的开埠时间比较早,1982年以前已经具有相当规模,NDVI在1982—2015年基本保持稳定或缓慢增加趋势,没有大幅增长(图2-33)。其他城市和县区的NDVI在2000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而2000年以后快速增长。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为例,2000年以前4个城市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2/a、-0.003/a、-0.006/a、-0.006/a,2000年以后则快速增长,增长速率分别为0.003/a、0.004/a、0.004/a、0.002/a。县区尺度上(图2-34),香港的葵青区、油尖旺区、黄大仙区等12个行政区在1982—2015年都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澳门整体保持平稳,而东莞则先下降后上升;广州花都、从化和增城等地区的NDVI相对较高,而番禺、白云、荔湾、越秀、南沙等地区则相对较低;深圳盐田区的NDVI要高于其他地区,各区整体上变化比较平稳;中山和珠海斗门区的NDVI要高于珠海其他地区,金湾区和香洲区在2000年前后的变化幅度比较大;佛山高明区的NDVI要高于其他地区,各区总体都保持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惠州、江门和肇庆各个地区的NDVI都维持先缓慢下降后稳定上升的态势。
图2-33 1982—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
图2-34 1982—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区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