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美学批评大师别林斯基说:哈姆雷特是我们每一个人,而每个人对哈姆雷特的理解都是独特的。

独特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物的共鸣:那一个忧郁、真诚、矛盾的丹麦王子啊!

把我们对哈姆雷特的理解演化为对“循证医学”的理解,是否有思维层面的异曲同工?

循证医学之所以成为今天医学的主流范式,在于它的三个支柱:最佳证据、医生经验和患者意愿。

缺一就是残缺的、不完美的,缺一支柱那是大厦将倾,因此也就不是循证医学了。

最佳证据,那是共性,那是指南,那是完整的、立体的、真实的哈姆雷特。

医生经验,那是知道真相之后的哈姆雷特,那是根据病情、患者实时的状态决定采纳哪一类证据的过程。

患者意愿,那是内心的煎熬、性格与疾病的碰撞、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的综合反应,那是特定时刻特定面貌的哈姆雷特啊!

三者合一形成的共识,就是针对每一位患者独特的治疗策略。

最难的是如何达成共识。

《龙哥查房》一书,是一个集体思辨的过程,是一个抽丝剥茧,定位此时此刻的病情状态,因时因地应用最佳证据,知情知心对患者意愿尊重,达成共识的综合过程。

每一个病例,可以作为临床类似病例的借鉴、参考,但治疗不能照抄照搬。毕竟,最佳证据在不断更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但学会如何思维却是永恒的。

每一个病例,就是一个哈姆雷特。

吴一龙 写于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2021年9月8日 Iv1KQK0xcM8VfVVSyvOhqMBMZ7YLbmNXvS40Kl4+5enyHgqaITNEKx/K/LKb+0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