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我国工业软件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技术对比

国产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全球市场占比约 6%,而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近 30%,规模与贡献不匹配、不平衡的态势较为严重。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在各个分类软件中可见一斑。

(1)研发设计类软件。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方面,国内市场主要由三大EDA企业——美国Cadence公司、美国新思科技公司和德国Siemens旗下的明导资讯瓜分,在我国EDA市场占有率高达 95%,而我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在CAD研发设计软件方面,法国Dassault Systemes、德国Siemens、美国PTC及美国Autodesk公司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国内中望龙腾、山大华天、数码大方等占比不到 10%。在CAE仿真软件方面,美国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据了我国 95%以上市场份额。研发设计类软件成为国产工业软件最大的软肋。

(2)生产制造类软件。德国Siemens公司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超过 23.7%,国内南瑞、宝信、石化盈科等企业在电力、钢铁冶金和石化行业深耕多年,客户数量多且关系稳定,但市场份额仅达到 9.0%。国内企业在实施MES、SCADA、DCS和EMS等生产制造类软件及计划时,购买商业化系统的企业不足,相应系统实施完成后达到项目预期的仅为 55%,还有 45%的企业MES项目的实施并没有达到初期的目的。

(3)信息管理类软件。德国SAP与美国ORACLE公司在高端市场具有 90%以上的占有率 ;用友等国内软件企业仅在低端市场有较好发展,占有率为 80%。2018 年,德国SAP公司营收达 235 亿欧元,用友仅为 63 亿元人民币;2018 年,美国和欧洲地区占领了全球超过 82%的信息管理类软件市场,中国、亚太地区(除中国外)、美国、欧洲的市场规模比约为 1∶1∶4∶4。占比仅约 10%的直接体现就是产品低端,冲高乏力。

(4)行业应用类软件。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大型装备制造行业软件及电力、化工、机械产业等大型国家垄断行业的大量工业知识,目前仅存在于工艺过程监测数据、纸质技术文档、维修日志和故障案例中。缺乏信息化、数据化,有单项应用但难以贯穿,缺乏流程控制,软件化封装程度低等问题,造成生态依赖、系统难做闭环管理、专业化程度过低等积弊。

二、国产工业软件存在的问题

国产工业软件对比国际第一梯队,主要差距在于:制造业工艺技术差强人意、基础工艺数据贫乏、工业标准缺失、工具软件匮乏、系统软件综合集成度低。尽管工业应用类软件前端的技术尚可,但工业基础类软件后端不尽如人意,使得工业产品长期处于制造业中低端,重大装备研发、产品制造受制于国外工业软件。国产工业软件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工业知识外强中干。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整个社会在工业知识方面底蕴不足。由于“底子薄”、农业比重大、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比重中,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甚至知识经济的成分并存。因此,尽管我国是工业大国,但在工业知识方面却是外强中干。同时,由于工业知识的全民教育力度不足,全社会工业理念、经验和方法的根植力不强,导致从工厂、工人到社会、全民均对工业知识掌握有限,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工艺技术不尽如人意。从农业社会走入工业社会,由于缺乏先进的工艺技术的积累,改革开放后,企业长期在被动和主动中养成了“舶来主义”,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包装全过程的原料配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工艺步骤、工艺指标、工艺控制等均习惯了进口。由于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比西方发达国家低,创新型企业少,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多数企业无法达到信息化投入占企业营业额 1%、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正式员工 1%的标准。工业发展或漠视知识产权,或跌入西方知识产权“陷阱”,导致工艺技术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表现不尽如人意。

(3)工业标准缺位失位。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国产工业软件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国内标准缺失,相关标准均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法国Dassault Systemes公司等国外大型制造企业主导,我国只能被动遵守国外工业软件标准 。标准缺位失位,导致重点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得不主动要求与国外工业软件互联,严重制约了国产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进而导致国外大型工业软件企业垄断了我国工业软件市场。

(4)生态环境贫瘠恶劣。国外主流厂商对生态系统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实施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增值经销商体系,并与硬件厂商、工业自动化厂商结盟。而我国对工业软件生态建设的重视显得不足。国产数字化、云化、低代码平台化的工具类软件匮乏。在平台技术方面,尽管阿里云、华为云等平台技术已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但各大厂商、不同厂商工业软件程序兼容存在较大问题。这使得工业软件综合集成效应尚未显现,工具App难以复用,做不到服务共享,更受到国际厂商挤压,导致国产工业软件市场难以形成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 oT3D8JSdhib5d6dde/8fCrlBemvULhyNK6QI7XTOK6DvvPQ/EZ9wC2T5KkWgw16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