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米的黏性最弱(弱),所以米饭不易粘成一团、不易结块结团。粳稻米的黏性较强(中)。糯稻米的黏性最强(强),所以米饭极易粘成一团、极易结块结团,一般粳糯黏性(大糯)大于一般籼糯黏性(小糯)。
籼稻支链淀粉含量<5%,糯稻支链淀粉含量>80%。
与可溶性淀粉含量、糊精含量、麦芽糖含量有关。
粘米淀粉吸I 2 量大→呈蓝色,糯米淀粉吸I 2 量小→呈棕红色。
(1)糊化温度:糯稻最低,粳稻次之,籼稻最高。
(2)温度一定时,糊化所需时间:糯稻(短)<粳稻(中)<籼稻(长)。
糊化温度高低、糊化所需时间长短与品种的生长环境、耐冷性、耐旱性有关。
除生理生化上淀粉的区别很大外,在形态特性上区别较少。同型粘稻和糯稻杂交F 1 的结实率很高。
(1)籼稻因不同地带温度( t )不同而有差异。
(2)早晚稻因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的日照( L )不同而变异。
(3)水稻、旱稻因不同土壤水分条件而变异。
(4)同一地带、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同一土壤条件的淀粉性变异是“栽培稻分类”的一个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