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重大创新,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集中资源力量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为帮助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扎实有序全面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广东各地相继开展了镇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以明确帮扶“时间表”“路线图”、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为工作重点,需要深入各村组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当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现状等第一手资料,树立项目意识,排出优先顺序,做好镇域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人才规划等方方面面,统筹推进、稳步实施乡村振兴项目。
广东制定印发了《方案》《通知》,提出落实5项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其中一项为加强规划引领。这项保障措施明确属地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市、县(市、区)“一盘棋”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系统谋划、科学编制镇域乡村振兴规划;坚持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发展相结合以及问题导向,从镇级层面统筹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建设,形成镇村一体谋划;能够有效解决镇村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形成可实施落地、分期分类的重点建设项目作战图库,指引驻镇帮镇扶村下一步工作重点,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镇兴村,融合发展。
首先,镇域乡村振兴规划是帮扶单位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帮受双方推进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其规划思路就是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驻镇帮镇扶村为手段,统筹开展“五个提升”任务,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有序推进。其次,在编制要求上,一是要把省委、省政府关于驻镇帮镇的“五个提升”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域乡村如何振兴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和工作推进指引,为相关政府领导、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宏观、微观相结合,宏观层面包括镇村的资源研判、问题分析、目标定位、空间格局设计、发展策略与行动计划制定,微观层面包括各个项目的实施路径等;三是要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等“多规合一”、整体统筹,全面梳理规划重点任务;四是要做好乡村产业的发展指引,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来指引各乡村的主导产业发展。
水稻种植(张远文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