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Ⅲ
“马行”的华丽转身:与公益的未来之约

从银行向公益转型,人才招募是难题

做公益要情怀,但更需要提高素质

对公益的执念需要好奇心、新鲜感和求知欲

公益的理念、商业的模式、金融的手段

提升公益的社会影响力:尽我所能,人人公益

马蔚华

(完整版视频)

于2009年和2010年在“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上两度赢得“年度银行家”殊荣;2019年,荣获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称号;2020年,被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并于同年入选“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

马蔚华

·前招商银行行长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当值主席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

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

社会是否需要公益和慈善?

唐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感怀立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南宋四名臣”之一李纲曾借牛喻己“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意思是但为了大众百姓都能够吃饱,即使拖垮了身体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古代文人雅士们忧国忧民、济世报国的情怀,书写了那个时代的“公益”。时过境迁,近年来,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基本得到满足,肝胆侠义似乎只停留在金庸或者古龙的武侠小说里了。

但事实上,我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我们周围出现了一类原先没有的社会组织——慈善公益组织。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什么还需要慈善公益组织?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是我们生存的世界还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度《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据估算,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没有充足的食物,世界饥饿人口连续第三年出现增长。

事实上,这些数据背后的问题,并非地球上的粮食总量不够,而是物质产出的极度不均衡。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人的物质资料拥有量过剩;而亚洲、拉丁美洲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没有严重的饥荒,但粮食安全仍然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警惕的问题;到了非洲,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8.2亿需要忍饥挨饿的人口中,大部分都在非洲,更让人不安的是,2018年非洲的饥饿水平上升了近20%。

其次,除了地域发展不均衡之外,市场经济固有的逻辑缺陷也是需要发展慈善和公益事业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看来,每个人都是理性人,在经济环境中,都会以最低的成本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所有人的自利行为会让整体利益最大化,所以古典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放任自流,不加干预。但历经一次次经济危机的历史教训,人们逐渐发现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市场经济也会时常失灵,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干预。然而,政策还是基于宏观层面,对于每个人,每个鲜活的个体来说,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是此时此刻我的生活是否有困难,是否能够感受到来自周围的善意和帮助。

事实上,关于理性人假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自由主义,主要是为了发展现代化国家而奠定理论基础。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除去经济活动之外,在我们的日常交际和社会生活中,更多的还是需要发自心底的善意、良知和共助的精神。

尽管绝对的公平与正义只能小步趋近,而永远不可能抵达,但我们作为人类,作为具备理性思考能力和感性共情能力的更高存在,应该走进我们的内心,去探寻灵魂深处的良知与悲悯。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主人公——马蔚华。原本主管招商银行的他,被人们叫了十五年的“马行”,但自2013年起,他卸任了行长职务,转战公益领域,成为壹基金的第四届理事长。

在公益演讲上,他不停地向到场的嘉宾“灌输”这样的理念:

“如果你只是不停地创造财富,而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那你就是土豪。”

为了让人们坚定选择,鼓足干劲,他也会现身说法:

“刚开始我到壹基金当理事长的时候,遇到很多头疼的事,但确实,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为了回馈业界同仁,获得更多支持,他也公开向大家表达感谢:

“我是公益的一名新兵,没有社会组织的同仁和领导引导我走进这个领域,我就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和这样的作为。”

有时候也需要谈谈具体的做事方法:

“如何让这些投资在它发生的时候就不会像过去那样产生问题?我们要搞一个新的公益,创新公益。”

本次对马蔚华的采访,让我认识了一位除了“马行”之外,投身于公益,为了慈善事业而奋斗在一线的先行者。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他,走进我们的对话。 ArTnLMd4lBWS5fMqfVWubW/73HtCD5LBOKm3u/1mm6swpRaKaCftd8aJq3/Tr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