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也许会认为创业是为了改变未来,让下一代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但这个看法在我采访完霍启刚和霍启山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变。
由于无法约到两个人同时有空的时间,采访霍启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会的筹备阶段,而对话霍启刚是在一个月后的交流会现场,他刚刚为粤青体联(广东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的孩子们做完一场演讲。尽管都是见缝插针的专访,我仍然得以窥见兄弟俩在处理集团事务时所展现出来的某种共性,或者说常态——紧张、忙碌、有序,而且高效、利落。
像他们这样大家族的后代需要去翻越更高的高山,力争达到他们自己的高度。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在理解“先行者”这三个字时,无论是在霍英东,还是在霍启刚和霍启山的身上,都被赋予了不同时代下的不同含义的原因。
邓璐: 一直以来您的家族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和第一次,您看祖辈创下了这样的一份基业,坦白来讲,您觉得到了您这一代,创业更重要还是守业更重要?
霍启山: 我觉得两方面都很重要,我自己的想法是,首先要尊重祖辈,因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祖辈所打下的根基。但在先辈们创业的基础上,我们这一辈人也有责任和义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发挥,有更多的创新创造,在新时代里做出更多的贡献。
霍启刚: 我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取舍的问题,不是创业和守业要二选其一。守业当然很重要,不能说前人铺好的路,我们可以不打理任其荒废,这是不负责任的,对吧?但在守业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发挥更多能动性,开创新的事业。在老的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
邓璐: 您的“创”体现在哪儿?
霍启山: 可能提起霍家,很多人会想到不同的元素,但我相信有一个元素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体育。我们后人所做的“创”更多聚焦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但还是要在我们本来就做的体育的基础之上。
霍启刚: 各个时代的创新都有不同的含意,对于体育事业也是一样。在早些年的时候,从事体育的人主要集中在少数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当时我们支持中国体育的发展,更多体现在对于运动员和国家层面体育事业的支持,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就是支持金牌运动员。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像近些年来,原来只有运动员才能参加的体育项目,现在很多民众也可以参与其中了。所以,我们做体育事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如何能够做好更多的基础建设,让更多的民众,甚至是全民都可以参与到原来只有运动员才能够参加的体育项目中来。这是我们这一辈需要从老一辈人那里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创新精神。
霍启山: 将体育从精英化变成普及化,让我们国家全民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通过体育强国的理念将这一份事业做起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贯彻执行的理念和肩负的责任。
霍启刚: 所以我们的“创”,就是要建设和推广全民参与的平台。它不一定是一栋大厦,或者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办公楼。我们希望以南沙为根据地,吸引全国各个地方的朋友过来共建,这是基于软实力的创造,也是基于传统血液的创新尝试。
同时我也希望,除了我们自己“创”之外,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朋友共创。虽然我们是集团公司,有较深厚的积淀,但如果想让一个公司或者集团做到面面俱到,还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在体育事业上可以与时俱进,将体育事业普及化全民化。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有相同志向的朋友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共同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