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深圳市为例

刊发于《调研世界》(ISSN 1004-7794)

2017年第7期(总第286期) P3—7

摘要:本文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基本内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部分构建新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过去5年深圳经济社会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深圳市新发展理念落实成效显著,应进一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数测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指导。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必然选择。作为改革开放先锋的深圳,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率先走上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之路,明确提出“突出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突出协调均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突出绿色低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开放共赢,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枢纽;突出共建共享,增进市民群众福祉”,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本文以深圳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发展理念落实成效进行监测评价,科学反映新常态、新理念、新发展成果,发现短板和问题所在,既可为各级政府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参考标准和指标尺度,也有利于促进新决策导向和政绩观导向的加快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关于新发展理念指数编制的文献不多,易昌良 [1] 在标杆分析法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以五大理念核心内容为评价体系的发展指数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 [2] 发布了2015年国家和省级区域五大发展理念综合指数及创新发展指数、协调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指数和共享发展指数。更多的相关文献是关于经济增长或发展质量内涵,如狭义的视角 [3-4] 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即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要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广义角度 [5-11] 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包含与经济增长数量紧密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如效率、稳定性、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利、国民素质等方面内容。

本文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内涵,同时立足于深圳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十三五”规划要求和现实发展基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进战略、创新驱动、新兴产业(战略性及未来产业)上突出深圳特点,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技进步、质量效益提升、民生福利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构建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落实新发展理念情况,体现了科学发展、实现有质量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指标体系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部分共设置37个指标,其中:创新部分共设置7个指标,考虑到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和发展主导战略,将权重定为24%;协调部分共设置6个指标,以反映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产业与劳动力、区域发展、消费与GDP之间协调性,权重定为19%;绿色部分共设置9个指标,考虑到绿色是深圳今后的发展方向,权重定为19%;深圳开放时间较早、较彻底,故将开放部分设置9个指标,权重定为19%;共享是经济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共设置6个指标,权重为19%(见表1)。

表1 “五大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二、指标选取原则和主要指标诠释

五大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民生等多方面内容,指标体系所选取的37个指标力求系统、全面,同时具有高度代表性,以充分代表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在指标设计上充分考虑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深圳党代会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等内容,既与“十三五”调控指标相衔接,又确保后续的可操作性;突出深圳特色和全市战略重点,如赋予创新24%的最高权重以凸显创新主导战略,以“东部五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比重”作为区域协调指标体现东进战略。

创新部分。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一定时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研发)经费支出占同期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知识产权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限内的发明专利件数;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指深圳市进入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的本土企业数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深圳辖区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和服务业)数量;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在GDP中新兴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协调部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指三次产业的GDP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差距百分点的总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服务业增加值中现代服务业的占比,现代服务业按照广东省统一的统计标准进行汇总;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是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高技术制造业按照广东省统一的统计标准进行汇总;东部五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比重是指深圳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坪山新区和大鹏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之和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绿色部分。万元GDP能耗指每生产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数量;万元GDP水耗指每生产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每生产万元生产总值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指每生产万元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类主要污染物总量;PM2.5年均浓度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尘埃或飘尘在环境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是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比例;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于深圳市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科学评价水环境质量,全面反映深圳市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治理工作成效,选取水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水环境治理成效指数两个参数综合计算得出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其中水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反映水环境达标状况,权重占50%,包含水环境达标状况与水环境质量改善两个参数,水环境治理成效指数反映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权重占50%,包含污水处理规模指数、管网增加指数两个参数。

开放部分。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指在对外贸易总额(包含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中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占比;对外经济辐射供应链企业发展速度是指体现经济对外影响和辐射的深圳商业供应链企业销售额和服务业供应链企业营业收入的发展速度;境外游客占旅游游客比重是指旅游游客中境外游客的占比;外商直接投资发展速度是指以上年为10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的指数化,由于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到资率普遍下降,但新设项目数、合同外资仍在增长,如仅以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率作为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外商投资情况,因此取新设项目数、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平均增长率的加权合计数,其中新设项目数平均增长率占25%权重,合同外资平均增长率占10%权重,实际使用外资增长率占65%权重;国际航线数指深圳与国外的航空运输线,包括客运航线和货运航线;在深常住外国人是指持有效半年以上签证或居留许可的在深外国人;在深国际组织是指在深设立的国际组织总部及分支机构数量。

共享部分。新增供应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指本年新增供应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数量;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的出行量占机动化出行总量的比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千人病床数指每千人的卫生机构病床数;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是指报告期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与GDP之比。

三、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各年《深圳统计年鉴》及深圳发改委等行政部门。对个别出现奇异值的指标进行平滑处理,如万元GDP能耗2015年数据,因统计口径的变化较2011—2014年出现奇异值,将其以原口径进行平滑处理调整;2011—2015年深圳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变化幅度过大,影响该项指标各年度分值的大起大落,对其做平滑处理和指数化处理。个别数据缺失指标,用相邻年份数据代替,如2011年PM2.5年均浓度暂用2012年数据代替等。

(二)标准值、权重确定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实施深圳“十三五”规划的基本要求,为更好地反映和监测“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选取2015年(“十三五”规划基期年)指标的实际完成值作为标准值。个别在5年间由于口径变化或者受非经济因素影响而波动较大的指标,如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对其进行平滑处理。

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赋权。组织深圳市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指标权重打分,并先后两次征求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和区(新区)统计局(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各指标权重。

(三)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以总指数和分项指数形式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总体变化和各部分变化,据此分析深圳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年度总体情况和分项情况。

定基总指数以各项指标当年数值除以基期标准数值(逆向型指标的当年数值和上年数值均采用倒数形式)再乘以权重加总后得到。

年度变化评价总指数是以当年定基总指数除以上年定基指数乘以100%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 DI 代表总指数,反映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总体变化; DI 1 代表由37项指标构成的报告期总指数; DI 0 代表由37项指标构成的基期总指数; A 代表每项指标报告期实际值, B 代表基期标准值, Q 代表指标的权重;1/ A 、1/ B 代表逆向性指标。指标体系的逆向指标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PM2.5年均浓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等。

四、深圳“五大发展理念”指数测度结果

使用2011—2015年深圳数据,将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年)定为基期,以其实际值作为标准值进行试算。2011—2015年深圳市“五大发展理念”定基指数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深圳市2011—2015年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定基发展指数

根据定基发展总指数和分项指数,可计算得出2012—2015年深圳市“五大发展理念”年度变化总指数及分项指数,见表3。

表3 深圳市2012—2015年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年度发展指数

结果显示,2012—2015年深圳市“五大发展理念”定基发展指数逐年提升,2015年比2012年提升26.3个百分点,年度分别增长4.9%、6.2%、8.0%、10.1%,总指数增速越来越快,说明深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力度与深度不断提高,更可持续、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卓有成效。

5个分项指数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创新指数2015年比2012年提升2.6个百分点,这与创新作为深圳的灵魂、深圳一直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主导战略紧密相关。绿色指数提升较快,2015年比2012年提升4.2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深圳落实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所取得的成果的具体体现。开放指数提升较快,2015年比2012年提升12.2个百分点,这与近几年深圳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有关,特别是在近年来深圳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增速和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速和比重不断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共享指数提升较快,2015年比2012年提升1.8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深圳把为民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广大市民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协调指数提升较快,2015年比2012年提升4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有所扩大、东部5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比重不断下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缓慢有关,随着东进战略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实施,此项指标未来有望逐步提升。

五、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既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本文以统计学、经济学主要理论方法为依据,客观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基本内涵与特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部分构建新发展理念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近5年数据试算,进一步实证了过去5年深圳经济社会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情况,多角度反映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概貌,为进一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及实施“十三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近5年,深圳市“五大发展理念”指数不断提升,新发展理念落实成效显著。深圳应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扩大内需力度,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参考文献

[1]易昌良.2015中国发展指数报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五大理念发展指数[EB/OL].[2016-12-21].http://www.sh.xinhuanet.com/2016-12/21/c_135923055.htm,2016-12-21.

[3]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陈华山,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11-17.

[5]BARRO,ROBERT J.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R].Working Papers of Central Bank of Chile,Central Bank of Chile,2002.

[6]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2007(6):4-13.

[7]李永友.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6):138-147.

[8]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26-40.

[9]李娟伟,任保平.重庆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5-102.

[10]广东省统计局课题组.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研究[J].统计与预测,2014(4):15-26.

[11]张军超,杨文宇.北上广深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6(3):143-151. D6HVZITF/fSKC7o5jKNDBwef+/lXn6PTDOdR3vGfluNl5XNBwIP1BydbTAXpKi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