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蛔虫

二十年前曾去农村巡回医疗,所见蛔虫病的小孩真多!其中胆道蛔虫亦不少,蛔虫团梗阻间亦有之。我们都靠中药、针灸得到解决。但有些中医却认为中药驱蛔无效,后来我研究了这个问题,不是中药无效,而是药物不合规格。如使君子打开其肉已腐烂变质,或用整个使君子而不打烂,榧子肉已霉变,苦楝根白皮不是二层皮,而是根木一块。当然,另外还有辨证用药的问题。有些病例,不但一般中药无效,西药无效者亦每每有之。这类病儿,多数体质太差,屡服驱虫药而大便虫卵仍不能根除。欲根治必须先用健脾药一周,然后驱虫药与健脾药同用,便能收效。在农村,苦楝根白皮最好用鲜药,除去表皮及心木,取第二层白皮。凡槟榔已经加工切片者效果多不佳,最好临时切或打烂用。我喜欢用枣子槟榔,因容易加工,切开即用。

比较急重的蛔虫病是胆道蛔虫症。此症疼痛剧烈,上腹部有钻顶样绞痛,患儿哭闹不安,甚则寒战发热或发黄。我们对此症总结了一条有效方——“胆蛔汤”,曾收入中医学院第三版《方剂学》教材中。今介绍于下:

炒榧子肉、苦楝根白皮各15克,使君子(打)、枣子槟榔(切)各12克,乌梅10克。水煎服。为十岁左右儿童剂量,可根据年龄体质及病情加减。病势重而体质一般尚好者可以一日二剂。此方既能治胆道蛔虫,对一般蛔虫病自当有效。

凡遇胆道蛔虫病,我们接诊后先嘱患儿父母去挖苦楝根白皮,取回配药,一方面静脉滴注等渗葡萄糖。很多患儿经滴注后,疼痛即逐渐缓解,服药后阵发之疼痛乃止。多数在12小时前后即排虫。此方比仲景之乌梅丸有效。乌梅丸对胆道蛔虫之轻者有效。巡回医疗归来后,我院一女同学患胆道蛔虫,未用滴注,单用此方治之数剂而愈。

蛔虫团肠梗阻,针刺“四缝穴”疗效甚佳。广州市儿童医院曾进行研究,用X线观察:针刺后半小时,梗阻之肠段先扩张,虫团即向上下伸开,然后肠管收缩,梗阻解除。此法简便有效,不可轻视。“四缝穴”《针灸大成》有载,为脾经之“奇穴”。穴在两手除拇指之外,其他四指之第二节下之横纹正中间。宜用最粗之针灸针,逐穴施针,进针后,每穴捻转1~2分钟,共针八穴,针完即可。如一时无针灸针,用缝衣针亦可,针后服胆蛔汤,内外合治最好。

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7医院治一两岁患儿,骨瘦如柴而腹大,其蛔虫之多,使人咋舌,不但肛门有虫爬出,口鼻亦出蛔虫,虫体不大而量多!我们先用氧气驱虫,用鼻饲管给氧,然后服中药,排虫甚多而愈。

蛔虫病,外因是一方面,内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治之之法,除了驱虫作针对性的治疗之外,健旺脾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驱虫之后,必须用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之类方药以善其后,亦可于健脾药中加一二味驱虫药服一二周,大有好处。 LidTGuNAHNDLRDRIt2fJe+mvx80P8+H5qtbue4vsN+kuvIpDeUId8tEw3zFNLJ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