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天人解

混沌未开,天地不分,这叫混元一气。盘古开天辟地,清轻之阳气上升为天,浊重之阴气下降为地,天地即分,阴阳立辨。天清轻在上为阳,地厚重在下为阴。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天之六气(风、湿、燥、热、寒、暑)生六腑,六腑为阳;禀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生五脏,五脏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渐衰阳气渐生,阳极渐衰阴气渐生,阴阳之变化如圆环无始无终无穷尽。

心、肝、脾、肺、肾之五行,脾为中土,是阴阳升降的枢纽;春对应肝,五行为木,初生之气象,万象更新;夏对应心,五行为火,生长之机达到旺盛状态;秋对应肺,五行为金,秋气渐凉,使盛夏之火气渐收而不至于成灾;冬对应肾,气机精血收藏,使阴气平而阳气固;季夏对应于脾,脾为中土,滋养四旁(心、肝、肺、肾)。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也。

天人合一之理,大概如此。

远在黄帝的年代,黄帝咨询岐伯,一问一答,留下了《黄帝内经》这部最早的医学经典,以探究人与天地自然的奥秘。这本书中的话就是说:明白了天的运行道理,必然可以对应于人;明白了人的道理,也必然可以对应于天道。正所谓“天人一理”,不懂得天道运行,又怎么能懂得人的道理呢?

自扁鹊(秦越人)、张仲景两位圣贤以后,医理失传未有新著,庸医遍地,不学无术,对先圣所传精义不求甚解,害人无数。故写这篇“天人解”以昭示天下。 6abEk7SwMCHGIJRm2I2Tyr2N8uF9lizkX1KE/NZBN0Ap408kc8QKh+fJD2UDJP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