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经络(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都有动脉,上部的动脉在头,中部的动脉在手,下部的动脉在足,这是三部脉。一部分为三候,这是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
三候,分天、地、人三种,每一部的上部为天,下部为地,中部为人。上部的天是两额的动脉,足少阳胆经的颔厌处;上部的地是两颊的动脉处,足阳明胃经的地仓、大迎位置;上部的人,是耳前的动脉,手少阳三焦经的和髎位置。
中部的天,是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位置;中部的地,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位置;中部的人,是手少阴心经的神门位置。
下部的天,是足厥阴肝经的足五里位置,女子则选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下部的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太溪位置;下部的人,是足太阴脾经的箕门位置,胃气的诊断则要选取足阳明胃经的冲阳,张仲景称为“趺阳”。
上部的天用来诊断头角之气,地用来诊断口齿之气,人用来诊断耳目之气;中部的天用来诊断肺,地用来诊断胸中之气,人用来诊断心;下部的天用来诊断肝,地用来诊断肾,人用来诊断脾胃之气。
这是三部九候的脉法。
《难经》的三部九候,是单取手腕动脉,即寸口脉法,寸、关、尺为三部,每一部又分为浮、中、沉三候,共九候,这是与《素问》《灵枢》不同的,然而《素问》《灵枢》的脉法早已被寸口脉法所取代。本部分的三部九候脉法,仅做简单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