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寸口脉法

饮食进入胃,消磨吸收,其精华流贯经络,化生为气血,气血周流全身,呈现在气口,成尺成寸。气口,就是手太阴肺经的腕部动脉处。分为寸、关、尺三部。

寸口脉法,即气口。如图2所示,靠着掌根处为“寸”,沿手臂向下挨着就是“关”,再向下为“尺”。寸脉为阳在上,尺脉为阴在下,关脉位于阴阳的中间。

图 2 寸口脉法

左寸用来判断心和小肠,右寸对应肺和大肠。左关用来判断肝和胆,右关对应脾和胃。左、右尺对应肾与膀胱,心包和三焦相火随膀胱壬水向下蛰藏,也附于此处。

用法: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按在病人寸、关、尺三处,轻按取浮脉,略加力按用来观察中脉,用力按到底观察沉脉,寸、关、尺之浮、中、沉具备了,根据脉象判断病在何经络、在何脏腑,判断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然后对症施治。

关于取脉时的三指距离,可以根据病人体形灵活调整。若病人身高臂长,医者三指距离就相应的略长,若病人身矮臂短,则医者三指距离就略收。另外,小儿脉法,由于小儿身形短小,传统的脉法有一种用大拇指指肚管寸、关、尺三处,叫一指定三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这段话的解释,历代医家不一,黄元御在《素问悬解》里面对这一段话的解释:“尺内两旁,则季胁以下之部也,尺之外侧以候肾,尺之内侧以候腹,此诊下焦之法也。中附上,两关脉也,左之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之外以候胃,内以候脾,此诊中焦之法也(中附上,黄元御明确的说是两关脉)。上附上,右之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之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此诊上焦之法也。前部之脉以候前半,后部之脉以候后半。上竟上者(此处黄元御注解为“尽”),胸膈咽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的脉法比较复杂,临床使用寸关尺取浮沉,仅判断心、肺、大肠、小肠、肝、胆、脾、胃、肾与膀胱足矣。

手三阳经,从手上升到头部,大肠和小肠虽然是至浊之气,而经脉行于头上则是至清之气,所以与心肺同候于寸,用寸脉来判断。秦越人《难经·十难》,实为定法,现在多用两尺脉判断大肠和小肠,须慎思用。 7kNk8KWWgdPpF5rdkOpfWqZtf1gbpWhim0jD9hwlet21X61K9XlzT/BRRz87cy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