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六气治法

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六经立法,六经对应六气。医者必须明白六气的性情形状,而后才能知道六经之症。六经的变化虽多,总不过是六气。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一)治厥阴风木法

桂枝苓胶汤

茯苓 甘草 桂枝 白芍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的加黄芩,下寒的加干姜、附子。

(二)治少阴君火法

黄连牡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黄 牡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容易生出寒证,如果下寒则加花椒、附子。

(三)治少阳相火法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组方浅析】柴胡、黄芩、白芍清热泻火,生姜、半夏肃降肺胃上逆之气,人参、甘草、大枣滋养脾胃。火气上炎、肺金枯燥,须清金润燥,肺胃不能肃降则火气不消,尤须重用半夏。

(四)治太阴湿土法

术甘苓泽汤

甘草 茯苓 白术 泽泻

(五)治阳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汤

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子

(六)治太阳寒水法

苓甘姜附汤

茯苓 甘草 干姜 附子

太阳病最容易化生湿热,这是膀胱经化气于小肠丙火而受制于脾的湿土的缘故。若有湿热,应当用栀子、石膏一类的药物清热。 vYndQRGnwpPv0+NKND1tDAymRd4q3RAy1laEeL7klNsazFbfv1K2kfvGkBhRcx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