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相火化生“暑”气,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的相火主令,足少阳胆经的甲木之气顺从手少阳三焦经的指令化气。火生于木,木气传到相火,此时火盛而木气已衰,所以足少阳胆经顺从手少阳三焦经化气。
三焦的火,随足太阳膀胱经向下运行,温暖肾水。君火从少阴肾生发,下降于手;相火从手生发,下降于足。相火下降而水能暖,水能暖才能上升而生发君火,水气才能得以通畅调和,所以三焦独管水路循环。《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灵枢·本输》曰:“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蛰藏,则肾水温暖、膀胱清利,行使排泄的功能不至于遗溺失控,行使敛藏的功能也不至于闭塞不通,则水道自然通畅调和。肾主收藏,相火入肾则水暖,相火陷入膀胱则水府闭癃而小便就梗涩不通了。
手部经络的阳气是清轻上升的,足部经络的阳气是浊重沉降的。手少阳病了是阳气不升,足少阳病了是相火不降。凡是上热的症状,都是甲木(足少阳胆经)不能下降而上逆的缘故,与三焦无关。肺金收敛相火,随胃气下降,被肾水收藏。如果胃气不降,肺金逆行向上,则相火向上炎烧而为病。
足少阳虽然是顺从三焦的指令而化火,但它原本属于甲木之气,若其病的话就兼显现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大肠),足少阳甲木之气向上侵凌则贼戊土(伤害胃)。手足阳明的气本来就是燥热的,木与火双双逆行炎上,则燥热郁发,所以少阳之病大多会传于阳明。然而少阳的气,处于阴气开始生长、阳气渐消之际,其火虽然旺盛,却也是容易衰败。阴气消、阳气长则健壮,阴气长、阳气消则病。因相火衰败而病的,十个有八九个都是;因相火旺盛而病的,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