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Preface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从业人数较多、经济效益较好的重要农业经济产业之一,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优质食品及动物蛋白,对保障与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据考证,自公元220年左右起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唐、宋、明、清各代均有著作较详细地记载了养鱼技术,如唐代《岭表录异》、明代《农政全书》、清代《广东新语》中均有专门介绍养鱼技术的内容。广东江河密布,气候温暖,一年中可养殖的时间较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主产区,其中珠江三角洲水产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的桑基鱼塘更是名扬天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品种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形成了众多的优势水产养殖产业区,如湛江的对虾养殖,茂名的罗非鱼养殖,台山的鳗鱼养殖,江门、阳江、汕头的牡蛎养殖,阳江与饶平等地的海水鱼养殖,珠江三角洲的杂交鳢、大口黑鲈、花鲈等的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养殖病害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几乎每一种水产养殖品种均发生过危害较大的流行病。养殖历史较久的草鱼、养殖历史较短的多种海水鱼均遭受过各种病害侵扰,对虾更有多达20余种病毒病,且新的水产疾病频繁发生。据监测统计,我国水产养殖业每年因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广东水产养殖业每年因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达20多亿元。对虾白斑综合征、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牡蛎疱疹病毒病都曾导致相关养殖品种的整个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水产养殖病害防控难度大,成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广大从业人员最为头痛的问题。

本书的编写目的,意在为水产养殖生产一线人员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快速诊断与防控方面提供帮助。本书编写人员均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病害研究、监测调查、检疫防控、为生产一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书中图片绝大多数来自编写人员亲自拍摄及积累,少数引用的均标明了出处,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保证材料的真实性。防控方法也是编写人员的经验汇集,并经商讨、反复修改才定稿。

本书内容共分五章,其中,第一章《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断概述》由苏友禄研究员编写,第二章《鱼类疾病》由徐力文副研究员、苏友禄研究员编写,第三章《对虾疾病》由唐绍林高级工程师编写,第四章《蟹类疾病》由郭志勋研究员编写,第五章《贝类疾病》由王江勇研究员编写。颜远义高级工程师、苏友禄研究员对鱼病内容进行了修改,徐力文副研究员、唐绍林高级工程师对虾病内容进行了修改。此外,鱼病的防控方法由颜远义高级工程师编写,并经徐力文副研究员、唐绍林高级工程师、苏友禄研究员修改成稿,还请蔡强高级工程师、陈明波高级工程师、黄晓声高级工程师对虾病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赖远军高级工程师、梁前才高级工程师对鱼病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编写组其他人员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全书初稿完成后,经姚国成研究员审核,由颜远义高级工程师最后汇总修改意见成稿。

书中养殖品种、病名初次使用时配有学名,但以后使用的是俗名或广东当地习惯名称,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以免阅读生疏的名字引起误会。本书实用性强,以供生产上使用为主要目的,便于及时、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尽快、尽早地采取正确防控措施,以期尽可能降低因病害造成的损失。本书可供水产养殖生产一线人员,水产动物检疫人员,渔医、渔药、饲料等的从业人员,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学生,观赏鱼养殖人员及其他为水产养殖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员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原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马亚洲主任、张志副主任的支持和帮助,也得到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林琳主任、孙彦伟副主任、林乃峰副主任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不胜感谢!

编写组 gIffhrkuDI+9waMXliBskbFisL4tVYlRRkVlNi/QgT6SnTJxzT7AF0WlPOVM9K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