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毛茛科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的全草及根。
别名 水茛、辣子草、鸭脚板、包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簇生。茎直立中空,有槽,具分枝。基生叶多数;叶片圆心形或五角形,基部心形或截形,3 深裂不达基部,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两面贴生柔毛,下面或幼时的毛较密;叶柄生开展柔毛。下部叶与基生叶相似,渐向上叶柄变短,叶片较小。聚伞花序有多数花,疏散;花、花梗贴生柔毛;萼片椭圆形,生白柔毛;花瓣 5 片,倒卵状圆形;花托短小,无毛。聚合果近球形;瘦果扁。花果期 4—9 月。
分 布 生于海拔 200 ~ 2 500 米的田沟边或林缘湿地上。分布于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象山区、临桂区。
性能主治 味辛,性温,有毒。退黄,定喘,截疟,镇痛,消翳。主治黄疸,哮喘,疟疾,牙痛,肿毒。果实祛寒,止血。主治胃腹冷痛,外伤出血,疟疾。
采收加工 在夏末秋初 7—8 月采收,洗净、阴干。鲜用可随采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