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毛茛科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
别名 川乌。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根倒圆锥形。茎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叶片薄革质或纸质。总状花序,顶生;下部苞片 3 裂;小花生花梗或下部;萼片蓝紫色,上萼片高盔形。子房疏或密被柔毛。花果期 9—10 月。
分 布 生于海拔 700 ~ 2 150 米的山地草坡或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全州县、临桂区。
性能主治 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采收加工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 0.5 厘米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 0.3 厘米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