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登记流程与质量控制

2.2.1 登记流程

各登记地区收到各报告单位上报的肿瘤发病资料后,剔除非报告病种,根据户籍将病例进行分类,非本地户籍病例用于数据交换。对本地户籍病例,检查报告卡书写情况,发现漏填、项目不完整、非法值和内容可疑的,退回报告单位核实修改。

对通过质量控制程序的原始发病资料,肿瘤登记工作人员进一步查重整合记录,识别和标记多原发肿瘤,必要情况下通过核查病历资料解决记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多原发个案,每个肿瘤都会被保留下来。最后进行ICD 10和ICD-O-3编码等。

最后,新发数据库会将病例分发给相应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随访,核实个人基础信息,定期随访跟踪,以获取生存结局信息。基层医疗机构会反馈随访信息给肿瘤登记地区,更新维护肿瘤数据库。

为减少漏报,除医疗机构、登记地区开展漏报检查外,肿瘤登记地区会定期收集肿瘤死亡资料与肿瘤发病资料进行核对,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即发病漏报)的病例进行追溯调查,获得相关诊断信息(肿瘤的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补充填写肿瘤发病卡。

2.2.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全过程。评价肿瘤随访登记工作通常从可比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及时性4个方面进行。可比性是指各登记地区采用一套通用的标准和定义,涉及肿瘤病例范围、疾病编码标准、发病时间定义、偶发病例、多原发肿瘤病例定义等;完整性是指肿瘤登记系统捕捉到所有新发肿瘤病例的程度;有效性是指肿瘤数据库中肿瘤个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性是指肿瘤登记地区收集、处理肿瘤病例资料,最终形成完整准确的肿瘤数据库的速度。

2.2.3 肿瘤登记资料审核流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并参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对登记质量的有关要求,使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Excel以及IARC/IACR的IARCcrgTools软件,对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各肿瘤登记地区,并根据登记地区再次提交的数据核实情况,对数据再次进行评价,直到数据达到基本要求。 UNPQH1BUIbJ9PdlK8bZzR4Kn24a7cJFSVHaNMIKNW0beIphniJyxNRpKEeYR5/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