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全省死因监测系统概况

1.1 发展历史

2006年,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加强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的通知》(中疾控卫发〔2005〕371号)要求,广东省死因监测系统成立。DSP监测点由8个监测点[县(区)]组成,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监测点(广州市越秀区、韶关南雄市、梅州市五华县、肇庆四会市、云浮市云城区、汕尾市城区)和2个省级监测点(江门台山市、汕头市金平区),监测范围是全县(区)人群。2008年,根据监测点的工作开展和数据质量状况,调整了部分省级监测点,撤换汕头市金平区监测点,新增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和金湾区)监测点。

2008年,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中疾控信发〔2007〕51号)文件要求,广东省全人群死因监测信息从单机版录入报告转变为网络录入报告,各级报告单位统一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工作依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开展,实行网络直报后,监测信息报告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13年,为了提高监测系统的省级代表性,中国疾控中心再次扩大调整监测点,建立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05个监测点的新监测系统,其中广东省纳入28个监测点(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番禺区,韶关市武江区、翁源县、南雄市,珠海市斗门区,深圳市南山区,佛山市禅城区、顺德区,江门台山市、鹤山市,肇庆市端州区、四会市,惠州市惠阳区、博罗县,梅州市五华县,汕尾市城区,揭阳市惠来县,河源市和平县,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中山市,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阳江市阳东区,茂名高州市,湛江吴川市),共覆盖18个市的28个县(区),户籍人口246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5.7%。工作机制主要有“省市疾控中心——监测点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居委/村卫生室”四级监测网络,各级监测网络设立专职/兼职工作人员,通过医院、社区医生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通过网络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上报与收集。其中人口和出生信息采用定期向公安、卫生部门查询的方式获取。监测点每年开展一次漏报调查,通过收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死亡信息并核对补充的方式进行。

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 公安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3〕57号)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发〔2014〕68号)文件,卫计部门负责建立“全国人口死亡信息库”,并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对全国所有死亡医学证明书信息进行网络上报和数据管理。2014年12月,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公安厅、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卫〔2014〕105号)文件,要求全面启动全省所有县(区)全人群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全面构建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公安部门负责“死亡证”签发,各级医疗机构负责网络报告,疾控机构负责网报信息的审核、质控和数据管理的登记管理机制。全省启动全人群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省“人口死亡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也极大地提高了死因监测系统报告的完整性。

1.2 死因监测系统调整框架

2013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选取步骤如下:

(1)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规模和工作基础,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点总数,共计605个。

(2)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以县(区)城镇化率、人口数和死亡率3个指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所有县(区)依次分层,再以上述3个指标的中位数为分隔点将待分层的县(区)分成2层,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共分成8层,详见图1-1-1。

图1-1-1 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分层情况

(3)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点总数,确定各层监测点个数。

(4)按照一定的选点原则[原DSP监测点尽量纳入,原有出生死亡监测点尽量纳入,相关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优先纳入,同时考虑不同地域、人口状况]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层入选县(区)。

(5)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选的县(区)进行省级代表性评价,若代表性不好,则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层内的县(区)进行置换,直到所选取的县(区)均具有省级代表性,并最终确定具体的605个监测点。

全国死因监测系统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5个监测点,总监测人口超过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4%。2019年的605个监测点与2013年保持一致,分布示意图参见《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3》,广东省死因监测系统监测点名单详见附录1。 A0L86FR26Tj0Lgw9tgW9fuoEXc6BxTS6ToaS+ar8KSuzSYn0Ub4UChQ9Xj2bNG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