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广东省政府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极为重视,早在1984年9月,广州市已开展了古树名木调研,摸索出了鉴定古树树龄的方法,鉴定出了广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209株。广州市人民政府据此颁布了广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名录和《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随后,《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古树名木的定义和保护管理办法。随着我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全省古树名木数量逐渐增多。2001年第一次古树名木普查显示,全省古树名木数量为41881株。2018年全省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显示总数量为80398株,这次普查更加详细地查清了全省范围内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状况、健康状况、权属、责任单位、传说记载等情况及图像资料,并建立了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各地相继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认真落实了古树名木保护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标志,并对部分古树名木采取了围栏保护、支撑拉索、修补树洞、防治病虫、安装避雷装置等保护措施,对全省的一级古树和名木实行视频监控,以及建设古树公园、古树乡村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抢救、复壮、养护的意识。

1.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主要经验和做法

第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从2001年开始,广东省进行了多次普查工作,各地按照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通知要求,成立了以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领导或省林业局分管领导为小组长的古树名木普查领导小组,筹集经费,组织人员,编写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方案,做好各项物资准备工作。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①由县(市、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林业主管部门直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②先由村按要求进行登记上报,林业站进行核实及镇级汇总,再由县(市、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技术人员检查核对。③由市政园林部门管护、对建档资料比较齐全的古树名木进行更新和补充。④委托林业专业服务单位进行外业普查工作。

第二,广泛发动,群策群力。由于大部分古树名木分布在广阔的农村,调查时采用实地调查与访问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每到一处,先访问当地群众,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年龄、树种、历史文化故事等情况,再对每株古树逐一登记、测量、拍照和建立档案。

第三,专家鉴定,权威论证。为搞好古树名木树种鉴定,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专家组,邀请专家培训古树名木的鉴定方法,如请华南农业大学冯志坚教授讲授树木识别方法,使调查者掌握古树名木树种分类的基本知识。对于树龄,主要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查阅族谱、地方志等历史资料,结合树体大小、外观、生物特性及生长模型作出判断。树高采用测高器量测,胸(地)围、冠幅用皮尺量测,有关因子据实填写。所有古树名木都拍摄了照片,按要求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

第四,措施得当,保护有力。对已建档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其生长状况、环境改变情况及受保护情况。对衰弱株古树进行了抢救性复壮,2018年省财政拨付抢救性复壮资金2300万元用于亟须抢救复壮的古树名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广东省开展绿美古树乡村和古树公园建设,省级财政投资建设了150个古树公园和绿美古树乡村,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纷纷拨款开展古树公园和绿美古树乡村建设,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利用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符合乡村振兴建设的目标。

第五,建章立制,依法保护。为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省、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立法工作。①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2000年1月1日实施。2014年11月26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其进行了第三次修正。《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古树名木的定义和保护管理办法。②2016年3月17日,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的通知》(粤绿〔2016〕1号),开展了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③2017年6月20日,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展规范树木移植管理和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绿办〔2017〕2号),在全省范围内对规范树木移植管理和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④2017年9月25日,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的通知》(粤林〔2017〕135号),在全省范围内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为古树资源后续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⑤截至2018年,全省21个地级市先后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和条例,从法律上保护了古树名木,落实了管护责任,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管护责任人,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

第六,加大宣传,增强意识。广东省近年来不断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的舆论宣传,利用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加入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列。“中国最美古树”“广东十大最美古树”“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韶关市最美古树”评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广东省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要求,积极组织发动,参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林学会在全国组织开展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我省有6株古树被遴选为“中国最美古树”,分别是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潮塘村一株1010年的梅、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坪田村一株1000多年的米槠、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天马村一株394年的榕树、广州市越秀区中山纪念堂一株348年的木棉、韶关市南雄市坪田镇迳洞村一株500多年的枳椇、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石寨村一株552年的人面子。②2019年11月,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开展了“广东十大最美古树”暨“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评选活动,评选出了“广东十大最美古树”及“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树”分别是: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新坪村1000多年的雅榕、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烟竹村1150年的南方红豆杉、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界滩村1000多年的樟、韶关市南雄市坪田镇新墟村1200多年的银杏、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王村530年的见血封喉(箭毒木)、清远市英德市东华镇雅堂村430年的榕树、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桂圩村1200多年的樟、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1300多年的红锥、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石寨村552年的人面子、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南村600多年的雅榕。③2022年6月,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启动“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评选活动,11月29日评选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分别是珠海唐家湾古树群、广州永宁古树群、东莞清溪古树群、肇庆罗源古树群、阳江春湾古树群、茂名根子古树群、江门广海古树群、深圳葵涌古树群、清远秤架古树群、韶关董塘古树群。“最美古树(群)”评选活动增强了人们对古树文化的自豪感,提高了全社会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

见血封喉(何盈 供)

2.古树名木管理部门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县级以上绿化委员会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县级以上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古树名木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2022年9月28日,广东省林学会成立古树名木保护专业委员会,是进一步加强我省古树名木科学保护的具体举措。古树名木保护专业委员会将围绕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调查研究、技术攻关、宣传推广、科普教育,更好地发挥决策支撑、技术支撑、服务支撑作用,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为广东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v25Y6j1iht0CejOHTMMY7wn8l+NzAcjKQmLbRuwaMciwRXgdpUgZFIkkCDveAg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