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由于机体消瘦,腹部肌肉、韧带松弛无力,胃壁张力减低所致,多发生于瘦长身材的人。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站立后有胃脘部下垂牵拉感,而平卧时症状减轻。同时有消化不良、胃纳欠佳、腹中有气过水声等表现。胃下垂的原因为消瘦。中医认为胃下垂属脾气虚、中气下陷,可伴有其他内脏下陷、中气不足的表现,治疗胃下垂须用益气健脾、补中提升的药物。此病呈慢性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饮食调养,补益身体是根本。
宜
(1)宜吃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糖食物,脂肪也不必过分限制。
(2)宜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食物加工宜精细,以羹汤粥面为主食,如挂面、瘦肉粥、青菜粒粥、银耳冰糖粥、藕粉羮等,辅以多种鲜榨水果及蔬菜汁。
(3)宜吃“血肉之品”及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食品,如肉类、鱼、奶、蛋类、猪肚、猪肠等。
忌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生冷寒凉、坚硬产气、黏滞不易消化食物,如杂粮、薯类、坚果、糯米制品、雪糕、冰冻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