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咳嗽不是过于频繁和严重,家长无须盲目止咳,可以先观察或者暂不处理,也可以适当采取非药物措施。下面就教家长几个简单易行的判断孩子咳嗽情况的方法,家长可以先通过这些方法判断孩子的咳嗽情况,再决定是居家观察、养护,还是立即找医生面诊。
咳在咽喉的孩子,通常只是偶尔咳一声,类似于清嗓子,声音短而清脆。这种情况,如果孩子咽部没有出现红肿、疼痛或者化脓等现象,可以居家养护,注意不要让孩子受风寒,调整好作息,特别是饮食方面要让孩子按时就餐,清淡饮食,切忌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般无须吃药,症状可自行消除。但如果咽部出现红肿、疼痛或者化脓等现象,家长难以辨证,就要找医生面诊。
孩子咳嗽时声音较为沉闷,不是短而清脆的,咳嗽的部位大多在气管。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凑近孩子的气管听一听。如果没有听到呼呼声,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咳嗽频率不高,可以先观察不处理。但如果听到气管有呼呼声,就说明有痰。如果痰排不出,就需要想办法帮孩子将痰排出。痰不净,则孩子的咳嗽不会消除。如果痰多、咳嗽频繁,则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必要时立即到医院面诊。
孩子咳嗽的部位在肺部的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在咳嗽一开始的时候,一般是发生于生病后恢复期或者咳嗽的迁延期。此时孩子咳嗽的声音沉闷,痰少或者没有痰,咳声多数是“空”“空”声,有咳不出来、咳嗽费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观察孩子呼吸时胸部起伏大不大,并用耳朵贴近胸口听呼吸的声音。如果孩子胸部起伏不大,呼吸声音均匀,没有很大的杂音,不伴随发热、精神状态差等状况,就可以暂时居家调治观察;如果孩子胸部起伏比较大,呼吸音比较重,或者伴随精神差、发热、喘息等症状,就需要带孩子看医生。
还有一种咳嗽是由体质原因导致,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咳嗽或者长期阵发性咳嗽。这样的咳嗽可能是脾胃较弱导致,也可能与饮食不当或者病后用药、调理不当等有关。这种情况判断和调理起来相对复杂,需要先找医生面诊,排除病理性因素,再分析孩子的体质,通过对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的调理进行改善。
有的孩子咳嗽起来症状十分严重,伴随呕吐或干呕,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十分慌张。其实,这种咳嗽可能是孩子横膈发育不完善引起的。此时,建议到医院面诊,确认是否由横膈发育不完善导致,如果的确是这个原因就不必紧张,先观察,等孩子慢慢长大,情况就会自然好转。
绝大多数情况下,咳嗽是身体里正气与邪气较量的信号。如果正强邪弱,家长就只需观察,无须想尽办法给孩子止咳;如果正气与邪气势均力敌,家长就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方式帮孩子扶助正气以驱除邪气;如果孩子体内邪气过盛而正气无力战胜时,家长就要带孩子看医生,考虑如何从根本上治疗了。
孩子咳嗽情况判断
前面讲了孩子咳嗽的基本判断方法,孩子的咳嗽往往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家长一定要善于观察、判断,有些咳嗽可能是危重疾病与状况的警报。
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一定要及时就医。
◆ 孩子有时候咳嗽不是因为外感或脾虚,而是因为异物堵住了气管,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容易导致窒息,需要马上到医院治疗。
◆ 具体表现为:突然间咳嗽剧烈,并伴有呼吸困难,此时要争分夺秒送医,不可延误抢救时机。另外,孩子容易误吞花生、药丸、纽扣、硬币、铅笔套等,家长看护孩子起居时要格外注意。
◆ 发高热、咳嗽、喘鸣并伴有呼吸困难,要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 脸色不好,常发紫,或者呼吸加快,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以下几种咳嗽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较简单的止咳药物或食疗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 感冒或扁桃体炎引起的咳嗽,具体表现:孩子虽咳嗽、发热,但不太严重,无气促,精神好。
◆ 咳嗽,但不发热,精神好。
◆ 偶尔在清晨出现咳嗽。
◆ 紧张时或运动后轻微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