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儿童常见气虚夹滞质、常有积食

长期积食的孩子,或者先天禀赋较差的孩子,脾的功能都比较弱,稍微不注意,就会积食。脾虚加上积滞,称为气虚夹滞质。常言道:“脾胃气虚,功能减弱,饮食所伤,积聚脾胃,引起气虚夹滞质。”绝大多数气虚质的孩子都是“易积易滞”的。

很多家长往往找不到孩子积食的原因,就不敢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什么是积食?

积食或者食积,就是中医讲的“积滞”。简单理解就是食物在脾胃消化不了,积聚滞留在消化系统。西医说法为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

积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儿喂养不当。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家长逼着吃、追着喂,给孩子吃太多,或者孩子不知道节制,自己吃多了,就会造成积食。

积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少数积食的早期还会突然吃得比平时更多等。孩子有口气、晚上睡不好、大便不正常、舌苔厚,这些也都是积食的表现。

积食舌象

积滞化热舌象

脾虚的孩子容易积食,而积食会给脾胃带来压力,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造成脾虚更甚。严重的积食时间一久就会产生疳积。

几个月大的宝宝的大便有明显奶瓣和残渣,家长仍会问:“医生,宝宝这是积食吗?但是我们是母乳喂养,我饮食很清淡,也没有给他吃很多,怎么就积食了呢?”

成年人对脾的要求,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但是孩子对脾的要求除了要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孩子脾的负担,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年人更大。但是,孩子“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机能稚嫩,功能薄弱,相比生长发育需求来说,孩子脾的能力就显得不够了,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脾常不足”。

“脾常不足”,所以只要稍微吃得多一些,食物硬一些,或者营养富余、难消化一些,孩子就容易积滞,积滞没有及时处理,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伤害孩子抵抗力的根本。很多家长,因为“想不通”,所以“不相信”,继续给孩子喂很多,孩子有问题就吃益生菌或者换奶粉,这么做反而进一步伤害了孩子的脾胃肠道。

如何给孩子调理气虚夹滞呢?我们先从“滞为何物”说起。 AzlwWjXI5QR7gMk08ChfxDmhuJbf+cQyIUeCEWP8/1xUzhwEwxa7gGEoVctt8J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