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气虚体质的孩子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健脾益气

气,可以理解为功能。脾气是指一切使脾功能运行的物质。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食物与水液,脾气虚,就会导致脾运化失常,也就是脾气虚证。

气是什么?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精、气、血、津液几种基本物质。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作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简单来讲,气是一种功能的体现。

人体之气可以划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就是能量的储藏形式,阳气就是能量的消耗形式。

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互根维持着机体的生长发育。肌肉、血液、脏器、脂肪,这些有形的物质就是阴;活力、消化、精力,这些无形的形态就是阳。孩子的五脏六腑稚嫩、不成熟,决定了他的“阴”是不足的。阴气不足,阳气自然也就不足,孩子总体的功能和能力就是相对不足的。所以孩子是“气虚”的。

孩子“气虚”的特点——五脏六腑功能的稚嫩,决定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一定要以呵护为主。日常吃得太多不好,吃得太有营养不好,吃得太寒凉不好,吃得太温热不好,吃得太精细也不好。

气从哪里来?

气的生成与肾、脾、肺息息相关。

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充养,先天之精化生出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是全身气的根本,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要想孩子的“气”足,从胎儿期开始妈妈就要懂得呵护宝宝。控制自己的饮食、情绪、作息,这一切都会影响宝宝的元阳,自然也会影响宝宝出生之后的“气”。

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看似毫无联系,实际上,脾胃就是一个负责生产的基站,胃把食物收进来,脾把这些食物变成对身体有用的营养,这些营养可以统称为水谷之气,当水谷之气到达心肺后,会被送到全身各处,成为维持生命的能量。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说道:“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少矣。”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长期缺少食物的摄入,会导致正常活动的减少。食物的摄入,不是吃进嘴里就可以,能否消化吸收才是关键。消化吸收,就要靠脾胃来实现。

这也告诉家长,孩子与其吃多不消化,不如吃少、七分饱、营养均衡,消化健运。

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呼吸的本质,是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去的一种活动,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和代谢。肺主营卫、卫气,顾名思义,就是发挥保卫、护卫的功能,也就是防御能力。

孩子的“气”和脾、肺、肾息息相关,而孩子的生理特点就是“脾、肺、肾常不足”,因此孩子的气自然也是经常不足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故脾土中焦是调理肺和肾的关键。

如何调理气虚?

孩子的体质和成年人不同的一点,是经常变化。但是无论是变成痰湿质还是气郁质,它的基础特点都是气虚质。所以,调理孩子的体质,日常养育孩子,就要按照气虚的特点来调理。

在孩子出生之前,妈妈要注意胎养,呵护好先天之本,这是第一步。

孩子出生之后,关键就在呵护后天之本——脾土。脾的能力强了,营养能够摄入,孩子的五脏六腑、体格肌肉就能够很好地发育,“阴”就能被滋养。阴气盛,阳气的生发才有基础,孩子的总体机能才会强健。

如何进行后天调理呢?日常调理中,脾气虚的孩子需要以补脾益气为主。常用药材有太子参、白术、黄芪等。在健脾消积的基础上,孩子胃口好时,可以给孩子喝少量的汤。饮食上,日常可以适量吃栗子、牛肉、鸡肉、红枣等。

食疗方推荐·山药红枣粥

材 料

山药 10 克,去核红枣 2 枚,炒白扁豆 15 克,大米 50 克。

做 法

① 将材料洗净用清水浸泡 1 小时。

② 加入适量清水(材料与水的比例建议为 1∶10)。

③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熬成粥,出锅前 5 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分次服用。

功 效

健脾益气。

用 法

每周 1 ~ 2 次;适用于 3 岁以上孩子;3 岁以内的孩子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食用。

食疗方推荐·山药莲子粥

材 料

山药、莲子各 10 克,去核红枣 3枚,粳米 50 克。

做 法

① 将材料洗净后用清水浸泡 1小时。

② 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熬成粥。

③ 出锅前加入适量黄糖调味即可。

功 效

健脾益气。

用 法

分次服用,每周 1 ~ 2 次;适用于3 岁以上孩子;3 岁以内的孩子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食用。 /jnHEstMhFxTJPo8cU5wyzE04JAQtlrnsYQgxxctzzFMerEmXbRjUQb2T7BnDw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