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会困惑,不知道日常怎么给孩子调理,也不知道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怎样算吃得多,怎样算吃得少,怎样才是合理的。
曾经有一位家长提问关于饮食和喂养的问题:“现在小孩 3 岁半,平时吃饭都是自己吃,我们也从不喂饭、不逼吃饭,饭量还可以,1 碗左右,每天会吃一点水果,然后喝一瓶牛奶。但问题就是便秘,有时四五天排便 1 次,大便很硬很粗。他身体不错,胃口也很好,请问这种情况是肺虚还是脾虚,还是气不够呢?要怎样调理?”
遇到类似问题,家长可以简单观察一下孩子:
肺虚的孩子,容易感冒,容易出汗,说话声音小,有气无力。
脾虚的孩子,一般吃得少,舌苔厚,容易拉肚子或者便秘。
孩子是虚寒体质,多少都会有气虚的表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肺虚、脾虚和气虚三者都是相关联的,严重气虚的孩子不多,大多时候说孩子气虚就是指孩子脾虚。脾土生肺金,脾是肺的“母亲”,脾气虚的孩子自然肺气也不会强。所以说到底,孩子还是脾胃功能弱。要改善肺虚和气虚,还是要从孩子的脾胃入手,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常吃寒凉的食物,应科学喂养、及时助消化。
长期便秘的孩子,体质都不会太好
便秘意味着孩子的病位在脾胃,中焦脾土的功能肯定紊乱,肠道动力不足。
至于究竟是肠燥还是气虚,是虚证还是实证,要根据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也就是“许氏 10 秒消化判断法”。另外,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脸色,如果孩子的脸色是青青黄黄的、黯黯的,那么他的脾胃功能就不会很好。经过正确的饮食、生活节律调整,孩子的脸色很快就会改善。
怎么判断孩子的饭量?需不需要控制饭量?
上述案例中,虽然没有哄喂,但孩子便秘,同时“饭量还可以”,加上点心等饮食营养丰富,估计孩子还是吃多了。家长觉得孩子饭量“还可以”,对孩子的脾胃来说往往是“相当可以”!
孩子吃的量和食物合不合适,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消化和体质来看,而不是凭感觉。“许氏 10 秒消化判断法”可以非常简单、直接、有效地判断孩子的消化是否正常,即家长每天早餐后花 10 秒钟,检查孩子的大便、口气、睡眠、舌苔,如果有 1 ~ 2 项显示不太正常,那孩子大概率是积食了,要给孩子喝三星汤助消化(做法详见后面章节),同时要让孩子吃热、吃烂、吃稀、吃少、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