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实际上,总书记在这里直接地提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粮食的短缺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二是粮食的品质优劣问题,即是否绿色的问题,这是随着工业化污染的加重和“转基因”种子从国外的引入而出现的新问题;三是粮食的控制权问题,即粮食的价格和种子控制在谁手里的问题,这是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而逐步显现的问题。这是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问题,其中首要的基础性的是粮食短缺问题(李伟,2021)。
中国一直是全球粮食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历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如图2-3所示。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3亿吨,较2020年增加了1 400万吨,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产量破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我国三大主粮为稻谷、玉米、小麦,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75%。而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中国三大主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储备、库存充裕,不必担心粮食供应短缺或价格暴涨。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明灯,2020)。
因此,我国从总体来看并不存在较大的粮食安全问题,但是由于粮食是一国发展的根基命脉,一国的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各方面发展,我国仍需警惕粮食安全问题。为全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18亿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6.67米 2 )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在耕地保护中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图2-3 全国粮食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