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小儿肺部超声检查方法

一、适应证

超声检查既往在肺部疾病的应用主要是评估有无胸腔积液及胸腔积液穿刺定位。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证据的不断增多,近年来超声在肺部疾病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儿童胸壁较薄,更适合超声检查。主要适应证如下:

(1)有呼吸道症状,怀疑肺部疾病的患儿。超声检查可作为X线的重要补充。

(2)新生儿以呼吸困难入院者。怀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患儿可在首次检查后每2~4小时复查1次,直至排除该病或明确诊断。

(3)接受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在给予PS后每2~4小时复查1次,直至撤机。

(4)接受呼吸机治疗者。根据临床需要随时复查超声,直至撤机。

(5)已经明确诊断肺炎等肺部疾病者。可根据病情定期复查或随访。

(6)怀疑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者。

(7)肺部创伤。

二、仪器设备

一般彩超仪器均可用于肺超声检查。常用探头为线阵7.5~12 MHz、凸阵3~5 MHz。根据患儿年龄及病变位置选择不同的探头。在满足穿透力的条件下,应尽量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因为其分辨率更好。对于新生儿,建议使用频率为9 MHz以上的高频线阵探头。当患儿较胖或病变位置较深时,降低线阵探头频率或转换为低频凸阵探头,并根据需要进一步调节探头的频率,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及血流的敏感性。因肺脏为含气器官,设置仪器的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声波的机械效应对肺组织的损伤,调低输出功率,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0.6较适宜。

超声图像模式选择包括二维超声、M型超声、CDFI或能量多普勒超声。①二维超声:这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模式,大多数小儿肺部疾病可以通过二维超声诊断;②M型超声:有助于观察肺滑动征,判断有无气胸的可能性;③CDFI或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肺实变区的血流灌注情况或区分支气管充液征和血管。

三、检查前准备

较大儿童无须特殊准备。小婴儿须在安静状态下检查,对于哭闹剧烈不能配合检查者,须镇静催眠后再检查。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注意保暖,并预热耦合剂。高危、重症及正在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建议床边检查。检查前后需注意手卫生,并在完成检查后使用专用消毒卫生湿巾清洁探头,避免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四、检查体位

通常采用平卧位与坐位结合检查,不能坐位检查者也可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检查时手臂外展或上举,以便检查前胸壁和侧胸壁。新生儿和婴幼儿背侧检查可采用侧卧位。

五、检查分区

通常以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后正中线为界将一侧肺脏分为前、侧、后3个区域,即双肺被分为6个区;为避免检查遗漏,还可再以两乳头连线为界,将每侧肺脏分成上、下2个区,从而将双肺分成12个区(图4-1-1)。为便于标识和描述病变部位,实际操作中可采用R/L1-6分区标记法,即R表示右肺(R1:右前上,R2:右前下,R3:右侧上,R4:右侧下,R5:右后上,R6:右后下);L表示左肺(L1:左前上,L2:左前下,L3:左侧上,L4:左侧下,L5:左后上,L6:左后下)。注意:12个区中的每一区都应全面扫查,以确保全面覆盖双肺,尽可能降低遗漏病变的概率。

图4-1-1 肺分区示意图

六、检查手法

检查时探头必须垂直胸壁放置,并以垂直或平行肋骨的方向移动。检查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以避免遗漏检查区域。扫描下缘必须到达肋膈角,确保全肺完全检查,并区分腹腔内以及胸腔内病变。整个过程注意动态观察,纵向扫查与横向扫查相结合,必要时经胸骨上窝与剑突下补充扫查。检查动作应当轻柔,幅度不宜过大、过猛,仔细确认深部组织是否存在可疑病灶,尤其注意双肺底部。常用检查手法如下(图4-1-2)。

图4-1-2 常用检查手法:纵向扫查、横向扫查、经剑突下扫查

1.纵向扫查 将探头沿人体纵轴从身体中线滑动到侧面。此法在扫查中最重要和最常用,亦是保证检查准确、可靠的关键。

2.横向扫查 即探头沿肋间隙平行走向逐一肋间扫查双肺所有区域。与纵向扫查法相比,横向扫查更易发现局限于单一肋间隙胸膜下的小范围肺实变。

3.经剑突下扫查 将探头置于剑突下方,向右上或左上略倾斜,分别借助肝脏或脾脏作为声窗观察双肺底部。

4.纵向静置探头观察 将探头纵向置于胸壁,静置探头不动,观察肺与脏胸膜随呼吸运动上下移动的幅度,即肺滑动征。

肺部检查应遵循一定的顺序,以实现对双肺的全面扫查,避免因骨骼的遮挡而导致漏诊。一般顺序是先前胸,即胸骨旁线到腋前线;再侧胸,即腋前线到腋后线;然后后胸,即腋后线到后正中线。前胸、侧胸与后胸均以两乳头水平连线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检查,先上后下。检查手法为先纵向扫查后横向扫查。两侧肋膈角部位需重点观察,该区域最易发现胸腔积液。

七、图像存储与报告

根据分区,每个区留存纵向、横向静态及动态图,并应用M型超声留存肺滑动征。存储静态图像和动态视频(动态视频持续时间至少应包括一个呼吸周期),可疑肺脏病变部位须另外存图,并清晰标注。

文献报道了肺部超声报告书写的多种格式。全面记录每个区域的检查结果有助于构建病灶完整信息,记录仪器设置、探头和患者基本信息,有助于疾病的监测、比较和诊断。图4-1-3显示了一种肺部超声检查的详细评估和报告格式。

图4-1-3 肺部超声检查报告示例 tKeNv4S8TJ/Tjmk0CGMc2kRTBQtlsHVTauxhtvrAzhpNIvGqW/XVx1pRNWKz3u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