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肾虚

女贞子-旱莲草

【功效】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主治】 肝肾不足之月经量少、闭经;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之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崩漏下血;肝肾阴亏之绝经前后诸证,症见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还可用于头发早白证属肝肾不足者。

【用量】 女贞子12g,旱莲草12g。

【禁忌】 两药虽补而不腻,但性质寒凉,如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均当忌服。

【备考】 女贞子、旱莲草两药伍用,《医便》名曰“二至丸”,《扶寿精方》名曰“女贞丹”。女贞子又名冬青子,于冬至之日采;旱莲草于夏至之日收。该方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之功,能交通季节、顺应阴阳,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可见头目昏花、须发早白、腰背疼痛、下肢痿软,以及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之妇人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等证。

【按语】 前人谓“经水出诸肾”。肝肾不足,冲任亏虚,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闭经;肝肾阴虚,虚火迫血妄行,故月经量多、崩漏下血;肾主脑生髓,肝肾阴虚,脑失所养,故绝经前后可见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肾其华在发,肝肾阴虚,故头发早白。凡此种种,病虽不同,但均系肝肾阴虚所致,均可用补益肝肾之法治疗,体现“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女贞子味甘苦性微凉,入肝经、肾经,补中有清,滋而不腻,能滋肾水、益肝阴,并清退虚热,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妇科经产诸证。旱莲草味甘酸性寒,亦入肝经、肾经,长于补益肝肾之阴,且兼有凉血止血之效,故凡肝肾阴亏、阴虚火旺,以及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用之尤宜。两药配伍,相须为用,互相促进,补肝肾,清虚热,凉血、止血之力增强。《医方集解》曰:“此足少阴药也。女贞甘平,少阴之精,隆冬不凋,其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草甘寒,汁黑入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也。”临床重用女贞子、旱莲草(最大剂量30g),配合生、熟地黄及荆芥穗、黑地榆等,用治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证属肝肾阴虚者,其效亦佳。

熟地黄-山茱萸

【功效】 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亏诸证。

【用法】 熟地黄15~20g,山茱萸10g。临床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崩漏时,山茱萸用量可达15g。

【备考】 熟地黄、山茱萸伍用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该方为滋补肝肾之基础方,主治肝、肾阴虚证。

【按语】 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经、肾经。功擅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珍珠囊》言其“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本草纲目》谓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山茱萸味酸涩,入肝经、肾经。本品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还可收涩固冲任。两者相伍,熟地黄味甘性温,偏补肾益精血,山茱萸味酸性温偏涩精养肝血,相辅相成,以补肾益肝,故可用于肝肾阴亏,血海满溢不多之月经过少,甚或经期延后、闭经之证,因其具有补肝肾、固冲任之功,亦可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月经量多、崩漏。

熟地黄-当归

见月经后期·肾虚。

熟地黄-山药

【功效】 滋肾益脾。

【主治】 肾阴不足诸证。

【用法】 熟地黄15~20g,山药10~30g。

【备考】 参《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

【按语】 熟地黄味甘性温,乃益阴养血之上品,长于滋肾填精血。山药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肾经。本品既补脾肺之气,又益肺肾之阴,兼能固涩肾精,其与熟地黄相伍,一专于补,一补中有涩,山药培补后天之本以助先天,于此,脾肾同健,气阴双补,共奏滋肾益脾之功。

肉桂-淫羊藿

【功效】 温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之月经不调、量少、闭经;亦可用于绝经前后诸证。

【用法】 肉桂2~5g,淫羊藿5~10g。

【禁忌】 肉桂、淫羊藿均系温热伤阴之品,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不宜运用。

【备考】 自拟。

【按语】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脾经、肾经、心经、肝经。本品甘热助阳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正如《本草求真》所言,肉桂“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经、肾经,有温肾壮阳、益精起痿之效,常用于肾阳虚衰的不孕、月经不调及尿频等。两者相伍,相辅相成,既可温肾助阳,鼓舞肾气,又能温经通脉,对阳虚寒凝、经脉不通之月经量少、闭经、痛经、不孕等均可配伍使用。

生鳖甲-生龟甲

见月经后期·肾虚。 TZ66yNSmdQ1eAHq5ysjmqrTKUW8bkGjO/IqYWIcu+JzzaA6MAC4L6KW8geeIcO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