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饮食结构要求

依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其饮食结构宜做到“四低三高二适量”,即“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钙”“适量维生素、适量矿物质”。

一、饮食结构“四低”

(一)低盐

这里的盐是指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钠离子在人体内起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所以食盐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摄入3~6g食盐就足够满足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如果摄入超过需要量,达 10g以上时,就会造成人体内的盐代谢平衡、水平衡、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失调,导致盐和水分在人体内的滞留,使人易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肾结石、骨质疏松、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等。其中,高血压是老年人因吃食盐过多最易形成的一种疾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肾功能逐渐减弱,机体不能把食盐中所含的钠离子顺利地排泄掉,以致小动脉血管壁内钠离子与水分子发生滞留,引起小动脉收缩增加血管压力,使血压上升,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则这种血压的上升不会下降,久而久之即形成高血压病。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从饮食中摄入盐量的多寡,是钙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钙的排出量就越大,而且人体摄盐越多,对钙的吸收能力就越差,也就是说,多食盐会引起人体缺钙,从而产生骨质疏松等病症。因此,老年人的饮食以清淡低盐为宜,但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若长期过度限制钠盐的摄入,将会导致血钠降低,血浆渗透压减低,使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内,从而产生程度不同的脑水肿,轻度者会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所以,老年人吃盐不能多也不能太少,每天以摄取 2~3g食盐为佳,这不包括吃腌制食品中所含的食盐量,若包括以不超过 6g为好。

(二)低脂肪

脂肪是人体六大必需营养素之一,是日常体力活动的热量来源。老年人一方面由于体力活动量变少,消耗的热量也就减少;另一方面脂肪组织增加、肌肉组织减少,会使基础代谢率下降,热量需求更降低。所以,老年人每天摄入脂肪量,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不能太多,太多了不仅不易消化,形成肥胖,而且会使体内胆固醇增高,加速动脉硬化,对心脑血管和肝脏不利。同时,若长期大量进食富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和乳制品等,不仅对血管健康不利,而且还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使人易患感冒。因此,老年人每天摄入脂肪量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饮食的调配。较为合理的摄入量为每人每天摄入的脂肪以每千克体重 0.5g以下,一般每天摄入的脂肪量为 30g左右为宜。

(三)低糖

糖(包括淀粉类食物转化的糖)是人体几乎不可取代的最主要、最经济的能源,所以人不可以不吃糖,但吃糖不可过多,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胰腺功能降低,糖代谢率比年轻人低,如果吃糖过多,会促进肝脏合成脂类,使血液里中性脂肪增多,造成脂肪积聚,导致肥胖,出现血脂过高、动脉硬化,带来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隐患。同时,过量吃糖会导致胃酸过多,造成溃疡病,还会使胰岛素代谢失常,血糖增高,能诱发胆结石、糖尿病。糖还是一种酸性物质,摄入太多,会使人的体液变成中性或弱酸性。为保持体液酸碱平衡,就需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如钙和维生素B 1 等,造成钙和维生素B 1 等成分的缺乏。缺钙会形成骨质疏松症,而缺乏维生素B 1 会导致体弱多汗、脚气病、慢性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易引起经常性感冒等。此外,过量吃糖还会加重肝脏和胃肠负担,使食欲减退,从而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和吸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专家认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所以,老年人吃糖不宜过多,一般每天宜吃糖 10g(不包括淀粉类食物转化的糖)以下,而且宜选食低热糖(木糖醇)、果糖、蜂蜜和甜叶菊等低糖食品。

(四)低胆固醇

人体中的胆固醇有四分之三是由肝合成的,只有四分之一是从食物摄取的。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少,所需热量也随之减少,所以无需摄入过多的胆固醇。若摄入过量的胆固醇,则会使血胆固醇增高,过量的血胆固醇会逐渐积聚在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少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脑髓、动物内脏(尤其是肾)、鱼子、蛋黄(特别是鹌鹑蛋,它的胆固醇含量很高,每100g鹌鹑蛋含胆固醇约 3.6g,而同重量的鸡蛋黄仅为 1.2g,要高出 2倍多)、黄油和白糖等。

二、饮食结构“三高”

(一)高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主要角色。然而人到老年,由于胃肠功能退化,饮食习惯与胃口的改变,食量减少,加上胃的黏膜萎缩,分泌功能减退,胃液酸度降低,常易发生无酸症和胃蛋白酶减少,以致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老年人必须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比年轻时要多,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对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一般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以 40~60g为宜。

(二)高纤维素

老年人多食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如能促进口腔咀嚼功能,增加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能使人产生胃部饱胀感,防止老年人摄食过量,预防老年人肥胖;可以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还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宜多吃一些含高纤维素的食物,但长期过量摄入则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使人腹胀,消化不良。同时,膳食中的纤维素对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有离子交换和吸附的作用,因而它会影响机体对钙、镁、铁和锌等的吸收,从而导致人体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老年人对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要掌握在一定的限度内,平均每人每天摄入 25~35g,而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吃少点儿,以 10~20g为宜。

(三)高钙

钙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心脏要保持正常而有节奏的跳动,肌肉和神经要维持正常的功能,钙元素是不可缺少的。常见的老年性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都是缺钙所致。老年人由于食欲降低,食量减少,加上肠道对钙元素的吸收能力降低,同时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所以应通过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与服用钙制品等,额外摄入一些钙,这对预防某些老年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摄入量越多越好,若每天摄入量超过2 000mg,人体就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一般每天摄入 1 000 ~1 500mg的钙量最为适宜。

三、饮食结构“二适量”

(一)适量维生素

维生素对老年人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对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强抵抗力,促进食欲和延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由于进食量少,吸收能力差,所以每天摄入维生素的量应多于中青年人。因此,为了满足机体的需要,每天口服一些维生素制剂是必要的,但供给量要注意一定的平衡,不然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补充维生素只能适量,不能过量,每天服用的量,应遵照医生的指导。

(二)适量矿物质

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钙、镁、铁、锌、锰、钴、钼、铜、镍、铬、钡、硒、碘、氟、硼和硅等十多种,这些矿物质对人体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少其中某些矿物质,就会影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这些矿物质存在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所以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只要主副食搭配好,不偏食,就能摄取足够的矿物质,以满足人的生命活动所需。

思考题

老年人的饮食结构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 田丽颖) Ub8SDhVxJN5gA/4OWF0SvLOpQrR1rU9tHC6INhbGD32lPsDCZuXbtP1Go+nrA23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