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身体的监测

一、体温

(一)正常体温

正常口腔温度在 37.0℃左右(36.3~37.2℃),直肠温度略高于口腔温度(约高 0.3℃),腋下温度略低于口腔温度(约低 0.3℃)。

人体体温受环境温度、昼夜时间、性别、年龄、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可在正常范围内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 2:00—6:00时最低,下午 14:00—20:00时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 1℃。运动后体温可略高,老年人体温可略低。

(二)异常体温

1. 体温升高 37.4~38.0℃为低热,38.0~39.0℃为中度发热,39.0~41.0℃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等。

2. 体温低于正常 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三)体温测量

1. 水银体温计的消毒与准备 将体温计放于 75%乙醇(酒精)浸泡消毒 30min,用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家庭个人单独使用的体温计,每次使用后用冷水清洗干净后晾干或擦干备用即可。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用手腕力量将水银柱甩到 35.0℃以下。

2. 体温测量部位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体内部温度要略高于人体体表温度。测量体温的常用部位是口腔、腋下和直肠(通常说的肛门测量),一般腋下温度略偏低,直肠温度接近于人体内部温度。一般情况下采用口腔测量或腋下测量。

3. 体温测量方法

(1)口腔测温法:将体温计的汞端斜放于舌下,即舌系带两侧,闭嘴用鼻呼吸,勿咬牙。

(2)腋下测温法(图 3-1):先擦干汗液,将体温计的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图3-1 腋下测温法

直肠测温法:侧卧或俯卧,将体温计的汞端涂凡士林或肥皂液,使之润滑,轻轻插入肛门内 3~4cm。

口腔、直肠测量 3min,腋下测量 10min。

(四)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前一定要检查体温计(图 3-2),看看水银柱是否在 35.0℃以下,否则测出的体温可能仍是上一次测量的体温值。

图3-2 体温计

2.鼻塞、呼吸困难、精神异常者不宜进行口腔测量体温。

3.进食、喝水、脸部热敷或冷敷者须在停止 30min后再测量口腔温度。进食热的食物、喝热水、脸部热敷时测量口腔温度会使测得的温度比实际体温高,反之,进食冷的食物、喝冷饮、脸部冷敷时测量口腔温度可使测得的体温比实际体温低。

4.腋下测量时体温计要夹紧,有正在使用冰袋或热水袋时应撤除 30min后再测量。

5.腹泻、肛周有伤口时不宜测量肛温,同样,有正在使用冰袋或热水袋者应撤除30min后再测量,坐浴后应过 30min再测量。

6.体温计切忌用热水泡,否则体温计会爆裂损坏。

7.测量口腔温度时,发生咬断体温计时的处理:首先将口中碎玻璃吐出,并用清水漱口,如已吞下玻璃碴,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使玻璃被蔬菜纤维包住,随大便排出,同时喝 1杯牛奶或 1只生鸡蛋清,使水银与牛奶或蛋清结合后排出体外。吞下的水银量少而不会引起水银中毒,因为金属汞难溶解于胃肠液,它的比重大,到胃里后容易经过肠道而随粪便排出。如出现腹痛,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二、脉搏

(一)正常脉搏

成人脉率正常值为每分钟 60~100次,平均每分钟 72次,老年人较慢。脉搏白天较快,夜间睡眠时较慢,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增快。

(二)异常脉搏

1. 脉率异常

(1)脉率增快:每分钟大于 100次。见于发热、贫血、大量失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等。

(2)脉率减慢:每分钟在 60次以下。见于伤寒、颅内压增高、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一些运动员在安静时心率每分钟小于 60次,无任何不适症状,属于正常,这是由于长期锻炼使心脏的贮备功能增加所致。

2. 脉搏节律异常

(1)早搏: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称作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等情况下也偶尔会出现。

(2)脉搏短绌: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见于心房颤动。由于照护对象心律不规则,造成有时心脏搏动时血液搏出量很少,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不能测到相应的脉搏,而造成脉搏短绌现象。房颤照护对象的脉搏强弱、快慢绝对不规则。

3. 脉搏强弱异常

(1)洪脉:脉搏强大有力。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变等。

(2)丝脉:脉搏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见于大失血、休克及心脏疾病等。

(三)脉搏测量

1. 脉搏测量部位 最常用的测量部位是桡动脉,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等,见图 3-3。

图3-3 常用脉搏测量部位

2. 测量方法 测量者用示指、中指和环指(无名指)的指端并扰放在相应动脉的体表,调整施加的压力,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为宜,测量 30s,将所测脉搏数值乘以 2,即为1min脉搏值。

(四)脉搏测量注意事项

脉搏测量时注意保持安静,心里放松,如剧烈运动后应休息 20min再测量。测量时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于和测量者的脉搏相混淆。如为偏瘫者测脉搏,则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三、呼吸

(一)正常呼吸

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是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松弛来完成的。

胸式呼吸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呼吸时以胸廓的起伏为主要表现。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呼吸时以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起伏为主要表现。

正常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均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的呼吸则以胸式呼吸为主。

正常成人呼吸每分钟 16~20次,安静时呼吸运动平稳、节律均匀。呼吸频率和深浅度可随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而改变,小儿较快,老年人稍慢,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呼吸较慢。呼吸节律一定程度上可受意识支配。

老年人进行腹式呼吸的锻炼,可增强呼吸功能。

某些疾病可使呼吸运动发生改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肺炎等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腹膜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可使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

(二)异常呼吸

1. 呼吸频率异常

(1)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大于 24次/min。常见于发热、疼痛、肺和胸廓疾病、心力衰竭、贫血等疾病。一般体温每增高 1℃,呼吸大约增加 4次/min。

(2)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 12次/min。常见于安眠药中毒、颅脑疾病、临终状态等。

2. 呼吸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潮式呼吸的周期为 30~120s,暂停期可持续 5~30s。

(2)间断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这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是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呼吸调节系统失常所致,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和临终照护对象。

有些老年人深睡时可出现潮式呼吸,此为脑动脉硬化、中枢神经供血不足的表现。

3. 呼吸深浅度异常

(1)呼吸深快。是一种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照护对象。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亦可出现呼吸深快。

(2)呼吸浅快。是一种浅快而规则的呼吸。见于腹水、肥胖及肺炎、胸腔积液、气胸等肺和胸廓疾病。

4.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异常,伴缺氧的表现。照护对象自觉空气不足,感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出现烦躁、口唇和指端发绀、鼻翼扇动等体征。常见于心肺疾病。

如果照护对象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长于呼气,并在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或胸骨下段,则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喉头异物或喉头水肿。

呼气性呼吸困难,则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常见于哮喘照护对象。

(三)呼吸测量

观察呼吸主要是看胸廓的起伏,胸廓起伏一次即为一次呼吸,测量 1min。同时注意呼吸的节律是否均匀、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口唇、指端有无发绀,有无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等。

临终照护对象的呼吸极为微弱,甚至不易见到胸廓的起伏,这时可用棉絮、薄纸片等放在患者鼻孔旁,通过观察棉絮或薄纸片等活动情况来观察呼吸。

(四)呼吸测量注意事项

观察呼吸时不要让受测者察觉你在观察他的呼吸,因为呼吸受意识控制,一旦注意到自身的呼吸,这种呼吸就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呼吸。呼吸测量的同时要注意缺氧情况。

四、血压

(一)正常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指的血压为上臂肱动脉血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向主动脉,此时动脉管壁所受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此时动脉管壁所受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为 90~140mmHg,舒张压为 60~90mmHg,脉压差为 30~40mmHg。

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小儿血压比成人低,新生儿最低,中年以前女性血压较男性略低,中年以后差别较小;昼夜周期中傍晚略高于清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上升,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紧张、恐惧、兴奋、疼痛、过度劳累、睡眠不佳时血压可升高;吸烟、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另外,两上肢的血压可略有差别(相差 5~10mmHg)。

(二)异常血压

1. 高血压 指血压高于 140/90mmHg。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长期的高血压可加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 低血压 指血压低于 90/60mmHg。见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脱水、休克、低钠血症等照护对象。

老年人由于大动脉弹性降低,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类型多见。

(三)血压计与血压测量

1. 血压计种类 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式血压计(图 3-4)、表式血压计(图 3-5)、电子血压计(图 3-6)。

图3-4 汞柱式血压计

图3-5 表式血压计

图3-6 电子血压计

汞柱式血压计由输气球、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袖带及汞柱式测压计组成,其中汞柱式测压计内有一根有刻度的玻璃管,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与汞槽相通,汞槽内装有汞,汞槽的另一端与袖带相连。

表式血压计由输气球、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及表式测压计组成。测量方法同汞柱式血压计,只是其汞柱刻度以指针指的刻度所代替。

电子血压计袖带内有一换能器,可自动采样,微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自动显示血压读数,测量较为方便。

2. 血压测量方法 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步骤如下。

(1)放平血压计,将袖带内气体排尽,平整地在肘窝上 2~3cm处缠于上臂,袖带气袋中部对着肘窝正中,袖带尾部塞入里圈内,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2)戴好听诊器,先在肘窝触及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头置于肱动脉处并稍加固定。

(3)关闭充气阀门,用输气球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充气使汞柱再升高 20~30mmHg。

(4)打开充气阀门,缓慢放气,使汞柱缓慢下降,双眼平视汞柱所指的刻度。

(5)在汞柱缓慢下降时,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搏动音逐渐加强,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6)记录血压读数,以分数表示(即收缩压/舒张压mmHg),如 110/70mmHg。

如果没有听清,应放气使汞柱下降到“0”位,再重新测量。测量完毕应关闭汞柱开关,以防汞(水银)外溢,同时放好充气球,防止在关血压计时,充气阀门与玻璃柱相碰而折断玻璃柱。

表式血压计测量方法同上,只是表式刻度代替汞柱式刻度。

电子血压计测量,先打开电源开关,接上充气插头;把袖带内的换能器“◎”放于肱动脉搏动处,扣好袖带;按键充气后发出蜂鸣音,显示屏显示血压读数。

3. 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前先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打开汞柱式血压计的汞柱开关,平放血压计,检查水银平面是否在“0”位(图 3-7)。

(2)测量血压时环境安静,避免干扰;被测者放松心身,避免紧张;对有偏瘫者,应测健侧血压;对于持续血压监测者,最好固定一侧肢体测量,同时定时间、定体位、定血压计,以便于比较。

(3)听诊头不应塞入袖带内;绑袖带松紧合适,避免过紧过松,绑得过紧可使测得的血压偏低,绑得过松可使测得的血压偏高。

(4)一般测量前在安静环境下休息 5~10min,剧烈活动或情绪异常紧张者,休息 15~30min;取坐位或卧位,使测量的上臂肘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

图3-7 检查汞柱平面是否在“0”位

思考题

1.正常体温的数值?

2.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

3.测量口腔温度时,不慎咬断体温表的处理方法?

4.正常脉搏的数值是多少?

5.脉搏的测量部位有哪些?

6.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7.正常呼吸的数值?

8.呼吸的测量方法?

9.呼吸测量的注意事项?

10.正常血压的数值?

11.血压的测量方法?

12.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 于静静 黄易莉) 9UReyxIdgvT1h2miOku/PilSY2sW0WIqlqGsDls8rKUu0+ldP3xlhVW8ClbdwB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