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世纪60年代开始,心脏康复才真正在中国进入临床。最初,心脏康复的模式以运动康复为主。随着心血管疾病谱的变化、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的进步,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概念进入临床,心脏康复在运动治疗基础上,增加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危险因素管理,形成了覆盖全周期、全流程的综合康复治疗体系。

随着心血管疾病预防医学的进步,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防治手段。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成为心脏康复的代名词,从内涵看,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具有同样的治疗方案,均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危险因素管理,如果说略有不同,就是运动治疗方面存在区别。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运动治疗作为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强调患者增加体力活动,做到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min高等强度有氧运动,就视为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中、高等强度运动的定义并不具有个性化,而具有普适性。

心脏康复的运动治疗,要求了解患者对运动的最大耐受力、运动安全性(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外周骨骼肌代谢能力、运动无氧阈。在评估的基础上给患者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既可以保证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又可以保证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运动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的代谢能力,提高患者的有氧耐力和肌肉力量耐力,从而提高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心脏和血管功能。所以,无评估不康复,运动评估是制订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前提,在心脏康复的实施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心脏康复评估包括病史、治疗用药、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生活方式、体适能、心肺运动耐力和运动风险等的综合评估。心肺运动耐力和运动风险评估是心脏康复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目前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心肺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负荷试验和6min步行试验,其中心肺运动试验被认为是评价心肺耐力的金标准。作为一名合格的心脏康复医师和心脏康复治疗师,需要了解心肺运动试验的操作、指标的含义、结果解读方法及如何制订运动处方,需要掌握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脏病学。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尚未设立在我们的临床医学培养体系中,因此很多心脏康复医务人员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随着我国心脏康复中心建设的普及,提高临床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的技能就尤其重要。目前已经有一些与心肺运动试验相关的书籍,但大多内容偏深,很多初学者感觉理解困难。本书专为初学者设计,从心肺运动试验的概念、常用心肺运动试验的指标定义和结果解读入手,辅以临床病例,使初学者轻松掌握心肺运动试验的基础知识,从而能够快速用于临床。

丁荣晶
2023年5月 zOado6Yd3tIUtmDXZ1K4cPCTZlTl7blCWGfq4LjFes2u3ONrI+Fho6G6J3QaZZc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