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率递增运动过程中,机体消耗的能量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来源。起始阶段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磷酸肌酸分解释放的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和无氧酵解合成的ATP,这一阶段常常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之后进入第二阶段,机体消耗的ATP主要通过有氧代谢合成,此阶段一般持续数分钟。随着负荷功率的继续增加,单位时间的能量需求增加到一定程度,超过有氧代谢产生ATP的速率时,无氧代谢开始参与进来,此处即为无氧阈(AT)。
达到AT后,VCO 2 生成量超过了VO 2 ,同时机体开始产生乳酸,乳酸被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中和,生成CO 2 排出体外,导致VCO 2 的第一次增加。AT时,CO 2 、H + 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每分钟通气量(VE)出现第一次增加。随着负荷功率的进一步增加,机体产生的乳酸超过体液缓冲系统的能力,H + 浓度升高,再次刺激通气,呼吸频率(breath frequency,BF)增加,此时VE出现第二次增加,此时即为呼吸代偿点(图2-1)。出现RCP后,乳酸大量堆积,血pH值下降。
图2-1 功率递增运动过程中CPET主要指标变化
此外,运动初期消耗的底物以脂肪为主,随着负荷功率的增加,底物转为以葡萄糖为主,由于脂肪的呼吸商低于葡萄糖的呼吸商,此时VCO 2 可能会出现第二个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