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某,男,5岁,就诊于2018年10月12日。
主诉 :发热1日。
病史 :患儿昨日下午4时开始出现发热,热峰40℃,伴头痛、恶寒、寒战,服布洛芬后热难退。现仍发热(体温38.9℃),伴头痛、咽痛,无恶寒,饮水不多,胃纳差,眠一般,大便2日未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稍黄。
查体 :精神一般,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黄色脓点,双肺未闻及异常。
中医诊断 :乳蛾。
西医诊断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证候诊断 :热毒炽盛。
治法 :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 :银翘散加减。
处方 :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3g(后下),柴胡10g,黄芩10g,葛根10g,蒲公英12g,生石膏15g(先煎),广藿香10g,薏苡仁12g,青蒿10g(后下),甘草4g。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
随访,热退,咽痛减。继以咽扁颗粒口服。
按语: 患儿起病之初,有高热、恶寒、寒战等风寒束表之太阳表实证的表现,但小儿为纯阳之体,传变迅速,风寒之邪不能从太阳疏解,而传入少阳,出现发热、不恶寒、“默默不欲饮食”的胃纳差表现,并有大便不通,舌红,苔白厚、稍黄等化热之象,故予柴胡、黄芩、青蒿,取小柴胡汤之意,清解少阳之邪,合用清凉辛开之平剂——银翘散,其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薄荷清咽利喉,生石膏清解里热,薏苡仁清热化湿等,有清热解毒化湿之功。广藿香辛,微温,用于清热解毒药中,取银翘散辛温辛凉同用之意,又结合岭南地区湿浊较多的地域特色,以广藿香代替荆芥,既可疏风又可化湿。